[发明专利]陶瓷高锰钢复合耐磨件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7291.2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煤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8 | 分类号: | B22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高锰钢 复合 耐磨 铸造 方法 | ||
1.一种陶瓷高锰钢复合耐磨件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第一预定规格的陶瓷粉制作符合第二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利用预定类型的粘结剂将符合所述第二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以及第三预定规格的锰钢粉进行混合处理,形成锰钢粉-陶瓷颗粒混合物;将所述锰钢粉-陶瓷颗粒混合物填充压实至预定模具中进行烘干处理,得到预定形状的陶瓷芯块;将得到的预定数量的具备所述预定形状的陶瓷芯块填充至耐磨件模具中,向所述耐磨件模具内所述陶瓷芯块周围以及所述陶瓷芯块内部通孔浇铸第四预定规格的高锰钢金属液;按照预定方式将注入高锰钢金属液后的耐磨件模具内的铸件取出后进行水韧处理,得到陶瓷高锰钢复合耐磨件;
所述第一预定规格的陶瓷粉是粒径直径为30-120um的氧化锆增韧三氧化二铝,所述符合第二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是形状不规则的粒径直径为1-3mm的陶瓷颗粒;
所述预定类型的粘结剂包括硅酸钠和工业糖浆,所述第三预定规格的锰钢粉的特征:粒径直径为30-120um,各元素含量配比为碳C:0.90-1.20、硅Si:0.30-0.80、锰Mn:11.00-14.00、磷P≤0.035、硫S≤0.030;
所述向所述耐磨件模具内所述陶瓷芯块周围以及所述陶瓷芯块内部通孔浇铸第四预定规格的高锰钢金属液,包括:将所述模具预热至第三温度,将第四温度的所述高锰钢金属液注入至所述模具内所述陶瓷芯块周围以及所述陶瓷芯块内部通孔内;所述按照预定方式将注入高锰钢金属液后的耐磨件模具内的铸件取出后进行水韧处理,得到陶瓷高锰钢复合耐磨件,包括:在注入所述高锰钢金属液后保温第二预定时长,在所述铸件温度位于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取出放入热处理炉,加热至第五温度并保温第三预定时长;将保温达到第三预定时长的铸件进行水韧处理,得到所述陶瓷高锰钢复合耐磨件;
所述第三温度为290℃-310℃,所述第四温度为1550℃-1600℃,所述预定温度范围为850℃~950℃,所述第二预定时长为20-25分钟,所述第五温度为1000℃-1100℃,所述第三预定时长为0.5-1.5小时;
所述预定模具的腔体内表面具备预定形状的凸起;
所述利用第一预定规格的陶瓷粉制作符合第二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包括:通过等静压机采用预定压力值将所述第一预定规格的陶瓷粉压成块;在第一温度下对压成块的陶瓷粉进行预烧,预烧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将冷却至常温的块状的陶瓷粉进行破碎处理,筛选出符合第五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在第二温度下将所述第五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再次进行烧结,达到所述第二温度后保温第一预定时长后冷却至常温,得到符合所述第二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
所述预定压力值为至少45T,所述第一温度为1100-1200℃,所述第二温度为1650-1700℃,所述符合第五预定规格的陶瓷颗粒的粒径直径为1-3mm,所述第一预定时长为1.5-2.5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得到的预定数量的具备所述预定形状的陶瓷芯块填充至耐磨件模具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预定数量的陶瓷芯块之间形成的中间空间内填充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模具包括第一金属部、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所述第二金属部的内腔形成所述耐磨件模具的本体腔型,所述本体腔型用于盛放所述预定数量的陶瓷芯块;所述第一金属部内形成有与外部浇口连通的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与所述本体腔型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煤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煤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