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57991.1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海;鲍晓军;岳源源;王学丽;刘杰;袁珮;朱海波;白正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65/00 | 分类号: | C10G6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28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构催化剂 加氢脱硫 辛烷值恢复催化剂 异构反应 催化裂化汽油 反应器 改质 选择性加氢脱硫 预加氢催化剂 预加氢反应器 单支链烷烃 辛烷值恢复 预加氢反应 反应装置 汽油产品 切割分馏 双键异构 支链烯烃 直链烯烃 超低硫 低烯烃 硫醇醚 流出物 异构为 脱硫 调和 汽油 | ||
1.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催化裂化汽油在预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预加氢反应器,进行硫醇醚化、双键异构反应,预加氢反应流出物切割分馏为轻、重组分,轻组分在异构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异构反应,重组分进入脱硫-辛烷值恢复反应器,反应器内装有加氢脱硫-异构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重组分先与加氢脱硫-异构催化剂接触,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异构反应,同时直链烯烃异构为单支链烯烃或单支链烷烃;反应后的重组分再与辛烷值恢复催化剂接触,进行双支链异构反应;最后轻、重组分调和得到清洁汽油,其中,所述预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载体包含75~95wt%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和5~25wt%选自ZSM-5、ZSM-11、ZSM-12、ZSM-35、丝光沸石、无定型硅铝、SAPO-11、MCM-22、Y分子筛或beta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中包含0.1~12wt%的钨掺杂铁酸镧,氧化铝复合载体介孔占总孔的1~85%,氧化铝复合载体大孔占总孔的1~70%,载体表面负载活性组分钴,钼,镍,钨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氧化物计,活性组分含量为0.1~15.5%;
所述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铝源和田菁粉加入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无机酸溶液和有机聚合物,捏合均匀,然后再加入钨掺杂铁酸镧,捏合均匀后,经过挤条、成型、干燥、焙烧,得到氧化铝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烷值恢复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2-88%改进的弱酸性介孔H型ZN-ZSM-5分子筛,0-66%拟薄水铝石、大孔氧化铝或锌铝水滑石粘结剂作为载体,浸渍0.5-16%金属活性组分,金属活性组分为FE、CO、NI、MO和W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中包含0.1-12wt%的氧化硅,钨掺杂铁酸镧0.1-10wt%,载体介孔占总孔的1-80%,大孔占总孔的1-55%,载体微孔、介孔、大孔不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加氢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80-160℃,反应压力1-5MPa,液体体积空速1-10h-1,氢油体积比3-8: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铝源和田菁粉加入到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加入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和有机聚合物,捏合均匀,然后再加入钨掺杂铁酸镧,混合均匀得到氧化铝前驱体备用;有机聚合物的酸液中加入硅源,混合均匀后,与氧化铝前驱体混合,氧化铝前驱体中单位含量的有机聚合物比硅源中有机聚合物的含量高1.5倍以上,经挤条、成型、干燥、焙烧,得到氧化铝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掺杂铁酸镧为具有微介孔的钨掺杂铁酸镧,其制备方法如下:柠檬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然后将硝酸镧与硝酸铁加入柠檬酸中,搅拌溶解,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或聚丙烯酸的加入量为钨掺杂铁酸镧的0.1~9wt%,再加入含钨化合物,以氧化物记,钨占钨掺杂铁酸镧的0.1~8wt%,搅拌,反应后,经干燥、焙烧、研磨得到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汽油的改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脱硫-异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载体包含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复合载体,氧化铝复合载体含有0.1~12wt%的钨掺杂铁酸镧,氧化铝复合载体介孔占总孔的1~85%,氧化铝复合载体大孔占总孔的1~70%,载体表面负载磷钼酸、磷钨酸或磷钼钨酸,以重量百分比计,催化剂中磷钼酸、磷钨酸或磷钼钨酸以氧化物计,含量为0.1~1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79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