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弹壳着色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8964.6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才河;范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8;C25D11/22;C25D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壳 着色 着色工艺 金属盐 铝合金 均一 缓冲剂 电化学反应 稳定着色剂 阳极氧化膜 电泳涂漆 金属沉淀 金属界面 金属离子 阳极氧化 酸溶液 着色液 封孔 配比 微孔 还原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弹壳着色工艺方法,通过阳极氧化、着色、封孔、电泳涂漆,最终得到着色后的弹壳。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设置各工艺参数范围,可根据生产所需给弹壳着不同颜色,所述工艺参数适用于不同颜色的着色,着色工艺质量均一、稳定,着色液中通过利用高浓度金属盐与酸溶液的最适配比,实现了快速、均一的着色。通过利用缓冲剂稳定着色剂的pH值,从而使高浓度金属盐能够处于较稳定的环境中,在金属界面发生电化学反应时不会产生金属沉淀,从而使金属离子在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还原,进一步促进快速、深色着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弹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合金弹壳着色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特别是高强韧铝合金因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比强度高等优点,已在机械、建材、化工、包装等民用领域被广泛使用。铝合金作为轻量化弹壳材料,可大幅度降低弹壳重量,提高单兵作战效能。目前,铝合金弹壳成形技术已成为了各国弹药轻量化研究的重点。
为了区分其所属类别和用途等,经常会在弹壳表面着色以示区别,目前大多数子弹壳以钢弹壳为主,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子弹壳着色技术多适用于钢弹壳,由于常规工艺制备的铝合金可挤压性差,延伸率低,难以实现大塑性变形,因此,铝合金弹壳着色工艺也与钢合金着色工艺不同。
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着色大多针对一种颜色进行着色,而且着色不容易得到深色,往往着色过程中引入较多的杂质离子,导致阳极氧化膜易脱落,造成着色不均匀。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弹壳的色泽的均一、稳定性,限制了铝弹壳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铝合金弹壳着色中着色单一,颜色浅,且易脱落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铝合金弹壳着色工艺方法。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方法:
S1.阳极氧化:将挤压成型的弹壳放入阳极氧化液中,直流电阳极氧化,使弹壳表面形成一层带有膜孔的保护层;
S2.着色、封孔:将步骤S1所得阳极氧化后的弹壳放入着色液中,水洗后放入封孔液中封孔。
S3.电泳涂漆:将步骤S2封孔处理后的弹壳放入电泳漆中进行电泳,固化后水洗。
S4.烘干:将步骤S3中涂完电泳漆的弹壳烘干,得到着色后的弹壳。
所述着色液为多种有色金属盐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直流电阳极氧化时间10~50min;电流密度为0.6~1.2Adm2。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直流电阳极氧化时间30min;电流密度为0.8Adm2。
直流电流过高会导致试样受到更高焦耳热的影响,膜孔内热效应加大,局部温升显著,从而加快了氧化膜的溶解速度,成膜速度下降,遇到复杂件还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影响着色效果。过低会降低氧化膜的生成速度,延长阳极氧化时间,影响着色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阳极氧化溶液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硫酸18~30%、添加剂0.1~3%、缓冲剂0.1~3%。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阳极氧化溶液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硫酸25%、YX-I1.5%、YX-II 1%。
生膜剂的作用是促进膜的生长,缓蚀剂的作用是延缓膜的生长。成分为保密内容,具体组成及含量由你们编。相比单纯的使用硫酸,能更有效控制生膜的速度、膜的厚度和膜的质量。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所述氧化膜厚度为22~40um。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所述氧化膜厚度为30um,氧化膜过厚易导致弹壳出膛困难,过薄导致弹壳强度降低、耐高温及耐烧蚀性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8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