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3440.6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卢丽敏;戴润英;胥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330045***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痕量 离子 检测 电化学 传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复凝聚法制备的明胶基微胶囊在经冷冻干燥后,氮气保护下碳化,将碳化后的微胶囊粉末超声分散在壳聚糖乙酸溶液中;
步骤2:将玻碳电极打磨、超声清洗干净,然后用移液枪取5μL步骤1所制的碳化微胶囊分散液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室温干燥即得到工作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
步骤3:将不同浓度的铅离子电解液加入到缓冲溶液中构成5mL待测液,将步骤2中的三电极体系插入到上述铅离子电解液中,恒电压富集电解液中的铅离子;
步骤4:采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记录溶出时的电流-电位曲线叠加图,得到峰电流值与铅离子浓度的标准曲线;
步骤5:运用上述三电极体系测定未知铅离子浓度的待测样品,得到相应的峰电流值,然后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铅离子浓度;
所述步骤1中,壳聚糖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mg/mL,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5%,碳化后的微胶囊粉末与壳聚糖乙酸溶液的质量之比为0.5~5︰1;
明胶基微胶囊的囊壁材料为明胶-阿拉伯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双(2-乙己基)磺基琥珀酸钠、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硅氧烷羧酸钠或明胶-海藻酸钠;明胶基微胶囊碳化时的碳化温度为600~800℃,碳化时间为5~1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含铅离子电解液为Pb(NO3)2、Pb(CH3COO)2或PbSO4,摩尔浓度为1nmol/L~10μ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缓冲溶液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或氨气-氯化氨,pH值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含铅离子电解液与缓冲溶液混合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0.04~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恒电压富集待测液中的铅离子,富集电位为-1.0~-0.4V,富集时间为200~50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痕量铅离子检测的电化学传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的起始电位为-1.4V~-0.9V,终止电位为-0.4V~-0.2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4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