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的生物酶解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64313.8 申请日: 2018-09-12
公开(公告)号: CN109010505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周鑫;庞天银;邱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15 分类号: A61K36/815;A23C19/0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9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枸杞 枸杞汁 生物利用度 生物酶解 制备 浸渍 可溶性固形物 葡萄糖 复合酶解法 果胶类物质 生物酶技术 纤维素 低聚合度 酶解过程 色素物质 水浸提法 纤维素酶 出汁率 单一酶 果胶酶 还原糖 水浸提 枸杞粉 水解 枣汁 溶解 纤维 分解 节约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生物酶解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酶技术,在水浸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单一酶解法或复合酶解法的方式来处理枸杞,增加枸杞的生物利用度,可制备枸杞汁,也可制备成枸杞粉。本发明的酶解过程中,果胶酶在分解枸杞中果胶类物质降低粘度的同时,也加快了色素物质的浸渍、溶解,最后所得枣汁颜色清亮且出汁率高。纤维素酶可以水解枸杞中的纤维素生成低聚合度纤维和葡萄糖,在增加生物利用度的同时,提高枸杞汁中糖的含量。该方法弥补了单一水浸提法的不足,降低了提取的温度,缩短了提取时间,节约了能量,提高了枸杞汁提取质量,枸杞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含量均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型中药材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枸杞的生物酶解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茄科落叶灌木,其果实长1~2cm,为明亮的橙红色椭球浆果,一般在6~8月采收。枸杞在亚洲国家被用作一种传统的中药和功能性食品,广泛用于泡酒、泡茶、泡水、煲汤、煮粥等。枸杞的果、叶、苗、根均可入药,是中药配方的重要成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以枸杞滋养肝肾,补充能量,改善视力等功效,将其称为一流的药材。现今,枸杞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我国,枸杞是第一批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享誉海内外的滋补食疗珍品。以枸杞浆果为原料制作的浓缩汁和浸剂,长期以来用作各种软饮料或含酒精饮料的配料。除此之外,枸杞作为一种中药,还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枸杞中化学成分类型多样,主要涉及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化合物,此外,多糖及类胡萝卜素衍生物也是枸杞中常见的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枸杞具有多种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肝保护、神经保护、抗微生物及辐射保护活性等。

枸杞的营养成分复杂多样,主要的营养成分易溶于水。以水作为溶剂,枸杞提取液中水溶性成分的增加,可以使枸杞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目前,枸杞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水煎煮法,回流提取法,浸渍法,渗漉法,超声波提取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均可实现,但工业化生产除了考虑到生产工艺的简单实用性,成本较低,技术成熟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产率的提高,在其它因素稳控的情况下,产率的提高,既是增加生物利用度的体现,又给工厂带来了收益。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通常与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结合在一起。果胶本质上是一种线形的多糖聚合物,果胶物质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存在于相邻细胞壁间的胞间层中,起着将细胞粘在一起的作用。酶水解的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把纤维素降解为低聚葡萄糖、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水解酶,其主要成分有三种酶:内切葡萄糖酶可以随机地将纤维素切割,使纤维素长键断裂;外切葡萄糖酶从纤维素长链的还原端进行切割,生成葡萄糖和纤维素二糖;β-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和短链低聚糖切割为葡萄糖。果胶酶可以破碎果肉组织,催化果胶物质解聚,提高果汁出汁率和稳定性。

本发明在枸杞提取物的传统工艺上,提供一种枸杞的生物酶解方法,提高了枸杞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一种枸杞的生物酶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清洗干枸杞,用粉碎机粉碎,密封低温条件下保存备用。

(2)称取一定量的枸杞样品,料液比1:7-1:10,生物酶的添加量0.5%-1%,加热温度50-55℃,加热时间40-60min。

(3)将步骤(2)得到的酶解液在65-75℃下继续提取1.5-2小时,提取结束后,收集提取液,低温保存备用。

(4)水提酶解工艺提取后的枸杞残渣与奶酪以0.2—2.0(质量比)的不同配比混合后,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制片剂。

本发明的特点是:

一、利用生物酶法处理枸杞浆液,酶可以将枸杞浆液中的果胶类物质和纤维素酶解成水溶性好的功能小分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4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