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毂加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9205.X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边杰;彭春雷;陈亚农;唐广;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毂加扭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齿轮毂加扭装置,包括:基座、齿圈、加扭力臂和加载组件;齿圈设于所述基座,用于和齿轮毂上的外啮合齿啮合,形成齿轮副;加扭力臂和所述齿轮毂连接;加载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支座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连接件一端和所述加扭力臂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支座连接,并能够定位于所述支座的多个位置,所述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加扭力臂转动,以向所述齿轮毂施加指定扭矩。模拟了齿轮毂在实际工作状态中的受力情况,解决了齿轮毂在进行模态试验时,由于未考虑齿轮副之间的作用力而导致的试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减小了齿轮毂进行模态试验时试验结果的误差,提升了齿轮毂模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毂加扭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模态试验,以获取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振动特性。
目前,对于航空发动机用齿轮毂的模态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常进行自由状态试验和固支状态试验,自由状态试验是橡皮绳将齿轮毂悬挂或将齿轮毂置于海绵上进行试验,固支状态试验是将齿轮毂固支在试验台面上进行试验。
在齿轮毂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齿轮副之间存在作用力,会导致齿轮毂的模态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自由状态试验或者固支状态试验会导致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毂加扭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齿轮毂在进行模态试验时,由于未考虑齿轮副之间的作用力而导致的试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齿轮毂加扭装置,包括:
基座;
齿圈,设于所述基座,用于和齿轮毂上的外啮合齿啮合,形成齿轮副;
加扭力臂,和所述齿轮毂连接;
加载组件,包括支座和连接件,所述支座设于所述基座;
所述连接件一端和所述加扭力臂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支座连接,并能够定位于所述支座的多个位置,所述连接件用于带动所述加扭力臂转动,以向所述齿轮毂施加指定扭矩。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扭力臂连接;
测试部,为圆环状结构,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一端和所述测试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支座连接,并能够定位于所述支座的多个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测试部的两侧;
应变片,设置在所述测试部,用于检测所述测试部的应变。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应变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测试部的内周面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所述应变片,所述测试部内周面上的两个应变片的连线垂直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线,所述测试部外周和内周上的应变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应变片。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四个所述应变片全桥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加扭力臂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齿轮毂加扭装置还包括:
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支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齿轮毂加扭装置还包括:
固定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9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