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无人机的瞄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4079.7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罗之洪;李奔;夏烨;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B64D1/16;B64D47/00;B64D2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14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无人机 瞄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的说,一种消防无人机的瞄准方法,包括:控制消防无人机飞向火灾区域;使消防无人机悬停在火灾区域附近;通过消防无人机上的云台相机传回火灾区域图像;通过热敏仪组件传回的热敏图像,确定火灾中心;确定消防炮筒发射口距离火灾中心的射击距离L;通过瞄准镜传回无人机的瞄准画面;根据瞄准画面,对无人机角度进行微调,将消防炮筒瞄准火灾区域。本发明的消防无人机在瞄准过程中,后台人员的操作命令简单,且通过设置固定发射角或可调发射角的方式,使无人机在不同的灭火环境中,均能保持精准的瞄准,从而为后续灭火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消防无人机的瞄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高楼火灾的频发,由于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且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失火,火势难以控制、人员难以逃离。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灭火方式是通过消防云梯及消防水枪等进行灭火,但对于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高层火灾,消防云梯的长度及消防水枪、水炮的射程均随着火灾发生点的高度增加严重受限,表现为云梯升到空中后,受风力影响,会左右摇摆,增加救火难度;其次,采用消防水枪、水炮进行灭火的方式,需要对水进行加压操作,水压也会对到高度产生限制。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无人机赋予消防灭火的功能,将会成一种高空消防的可行手段,但现在存在的灭火方式以喷洒水雾等较多,或者对火灾区域进行盲打,灭火的目的性弱,灭火效果差,因此,为提高无人机的消防精准度,亟需一种发射消防设备的瞄准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消防无人机的瞄准方法,提高瞄准对高层建筑火灾区域的精度,提高灭火成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无人机的瞄准方法,所述消防无人机包括箱体结构的机身、设置在机身顶部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机身底部的两组支脚、设置在机身侧壁的四组旋翼组件;所述消防无人机还包括通过设置在无人机的机身底部或无人机的两组支脚上的多个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带有一枚或多枚消防弹的消防炮筒、设置在消防炮筒邻近的瞄准镜及云台相机、用于测定无人机飞行的高度的红外定高组件、用于识别火灾中心的热敏仪组件及设置在机身上部的用于定位无人机当前位置的GPS组件;所述消防无人机通过操作端下达动作命令;更进一步地,所述瞄准镜与消防炮筒的发射口位于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瞄准方法包括:
A1、控制消防无人机飞向火灾区域;
A2、使消防无人机悬停在火灾区域附近;
A3、通过消防无人机上的云台相机传回火灾区域图像;
A4、通过热敏仪组件传回的热敏图像,确定火灾中心;
A5、确定消防炮筒发射口距离火灾中心的射击距离L;
A6、通过瞄准镜传回无人机的瞄准画面;
A7、根据瞄准画面,对无人机角度进行微调,将消防炮筒瞄准火灾区域。
在本发明中,电池模块由多块用于提供动力的电池组成,通过电池PCB板控制输出的电量。每组支脚包括两条固定在机身箱体结构的底面上斜撑支脚和与斜撑支脚同一端垂直连接的水平支脚,使其形成两个连续的倒置T型结构,两组支脚之间的夹角β为30°~80°。每个旋翼组件均包括碳纤维材质支撑的管状旋翼臂、旋桨驱动电机及旋桨,旋翼臂的一端插入斜侧壁,另一端与电机固定架连接,其上设有旋桨驱动电机,旋桨驱动电机与旋桨连接,通过电池PCB板控制电池向电机功能,带动旋桨转动。当消防无人机作业时户外光线不足时,需要让操作人员了解无人机起飞时的状态,可以在电机固定架上设置信号灯,通过电池功能,在无人机飞行时,信号灯点亮,也可示意地面人员,无人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华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4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