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转向动力滚轮及带有该滚轮的包裹分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4830.3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华;俞晟;奚之贵;刘钢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轴 转向动力 分流区 滚轮 分流装置 分流 旋转驱动机构 动力输出轴 滚轮连接架 压力传感器 独立控制 滚轮组合 散热效果 物品识别 支架底面 支架上部 中空柱形 目标区 体积小 操控 齿件 伸入 支架 电机 架设 开口 分割 灵活 配合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转向动力滚轮,包括:本体,安装有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第二滚轮轴的端部伸入本体,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通过滚轮连接架相连;电机,与第二滚轮轴端部相连,动力输出轴与齿件配合;支架,呈中空柱形,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架设于支架上部开口,支架底面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裹分流装置,包括物品识别区和分流区,分流区内设有多个设有压力传感器、并独立控制的自转向动力滚轮,多个自转向动力滚轮组合形成工作区,多个工作区组合形成分流区;分流区的两侧设有目标区。本发明体积小、功能齐全、散热效果佳、操控灵活,将分流区分割,缩短了分流时间,降低了分流成本,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企业的包裹分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转向动力滚轮及带有该滚轮的包裹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货物输运流水线中大量使用滚轮,在其中的快速分流台中,滚轮组转向将决定输送货物的行进和分流方向。现有快速分流台一般以一根动力杆两侧全部滚轮组合为一个可控转向模组,由一个双向气缸带动全部滚轮按特定正负角度定位转向或归零位。这种组合模组转向可控定义区域较大,无法适应在台的相对较小接触面的物体分流需要,明显影响物流线运行的分流效率;并且一根由外置电动机带动的动力杆驱动一二十个滚轮同时转动,也无法适应小区域特需速度控制要求,在能源利用上也是不经济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路,就是设计一个功能齐全的最小分流单元,使其即自带动力又能受控转向。而一旦众多最小分流单元组合形成物流线上用的标准尺寸分流台,将拥有诸如按预设轨迹控制物品行进及定速分流等全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分流台的效能。最小分流单元的功能集成,还将大大简化标准分流台的整体结构,并为运行中的分流台快速维护创造条件。
动力滚轮在内部结构组合上类同于动力辊筒,但因为动力滚轮体积明显小于动力辊筒,动力电机的散热问题尤为突出。动力滚轮因表面覆盖有橡胶层,无法象动力辊筒那样将内部热量通过辊筒金属表面传递到皮带上带走。要使动力滚轮具备实用可靠性,必须解决散热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能齐全、散热效果佳、操控灵活的自转向动力滚轮及带有该滚轮的包裹分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转向动力滚轮,包括:
中空的本体,两侧安装有同轴的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其中第二滚轮轴的端部伸入本体内部,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通过滚轮连接架相连;
电机,内置于本体,且与第二滚轮轴端部相连,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连接于本体内壁的齿件配合,用于驱动本体绕着第一滚轮轴旋转;
支架,呈上部开口的中空柱形结构,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架设于支架上部开口,支架底面安装有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与滚轮连接架相连,用于驱动滚轮连接架带动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绕着支架的轴线旋转。
本发明的滚轮在电机和旋转驱动机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本体的滚动,以及本体随着滚轮连接架沿着支架的转动,从而实现了滚轮的自转向,将滚动和自转向集结到最小的滚轮单元上,可以将单个的滚轮作为最小的控制区域,控制更加灵活有效,适应体积相对较小的物品分流,分流高效、准确,维护的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形成供气流穿过本体与外界相联通的风道,本体内还设有风力源,该风力源和风道配合用于散发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风力源和风道配合,可以将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有效分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撑架安装于本体两侧壁,第二滚轮轴与电机一端卡接配合,电机通过第三轴承和第三支撑架连接于本体内壁,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齿件配合的齿轮;所述风力源为连接于动力输出轴端部的风扇。电机和风扇配合形成空气流通的风力源,无需额外的动力机构对风力源提供能量,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4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探伤系统出料部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物流的无动力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