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5914.9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5C13/02;A47J3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盒 分隔部 加热介质 通气单元 蒸气量 加热 容置腔 壳体 尺寸控制 横向设置 加热过程 加热热量 热量分配 迅速加热 一体化 贯穿孔 导流 省时 省力 搭配 餐饮 体内 分配 保证 | ||
1.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餐盒包括:一餐盒壳体,所述餐盒壳体内侧面形成可存放第一食品、及第二食品的凹腔,所述凹腔顶部设置有接受加热介质进入的餐盒盖;一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可分离的固定在所述餐盒壳体内,并将第一食品与第二食品水平分隔;在分隔部上开设有导流加热介质的通气单元,通过通气单元分配第一食品、第二食品不同比例的加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壳体内壁接近所述分隔部底部的对应位置处,向内延伸出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承接所述分隔部,用于固定所述分隔部在餐盒壳体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隔板结构,所述通气单元为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在隔板上;
所述分隔部的底部竖直向上延伸出提手,所述提手完全容纳在所述加热餐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外壁与所述餐盒壳体的内壁相互贴合;
所述贯穿孔为条形贯穿孔,通过所述条形贯穿孔的面积大小控制加热介质对第一食品、及第二食品的热量分配;
第一食品为熟食,或半熟食,第二食品为生食,所述第一食品所需的加热量为第二食品所需的加热量的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壳体与所述餐盒盖形成封闭的餐盒结构;
所述餐盒盖上设置有接受外部加热介质进入的加热口,所述加热口包括但不限于十字瓣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壳体为内侧面形成底部可存放第一食品的碗状体,所述加热餐盒还包括第二食品壳体,所述第二食品壳体为内侧面形成底部可存放第二食品的碗状体;
所述第二食品壳体的开口沿周侧外壁方向延伸出碗沿,所述碗沿搭接在餐盒壳体的开口位置处,并完全容纳在所述餐盒壳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盖为密封薄膜,在所述密封薄膜上设置所述加热口,所述密封薄膜粘附于所述餐盒壳体的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壳体为内侧面向内倾斜凹陷的倒圆台状凹腔,所述餐盒壳体内壁具有倾斜角度,所述加热餐盒还包括第二食品壳体,所述第二食品壳体为内侧面向内倾斜凹陷的倒圆台状凹腔,所述第二食品壳体内壁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餐盒壳体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第二食品壳体卡设在餐盒壳体的上部,并完全容纳在所述餐盒壳体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包括但不限于门形框架结构、T形突起、圆弧提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加热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为水蒸气,所述加热介质由外部加热装置产生;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小型蒸气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9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
- 下一篇:一种便携钥匙存放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