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填料烧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2545.6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亿明 |
主分类号: | F27B9/20 | 分类号: | F27B9/20;F27B9/36;F27B9/40;F27D17/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董超君 |
地址: | 337019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系统 陶瓷填料 余热利用装置 计时器 红外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烧结窑炉 风干 炉体 有效节约能源 产品冷却 出气装置 加热装置 控制器电 烧结效率 窑体顶部 控制器 烧结 出气管 电连接 烧结炉 温度区 预热区 节约 侧壁 房腔 能源 | ||
1.一种陶瓷填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窑炉和余热利用装置;
烧结窑炉,包括隧道式的窑体(110),所述的窑体(110)内沿长度方向设有炉腔(1),所述炉腔(1)内设有传送装置,用于将待烧结的填料沿着从炉腔(1)入口到出口方向移动传送;
所述的窑体(110)沿长度方向依次分为预热区(111)、中温烧结区(112)、高温烧结区(113)和冷却区(114);所述的炉腔(1)内与预热区(111)、中温烧结区(112)、高温烧结区(113)对应的内壁上均设有相应的电加热棒(2),窑体(110)顶部与各个温度区对应的位置穿设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窑体(110)上设有控制器(4),多个温度传感器(3)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窑体(110)近预热区(111)的一侧端部设有红外传感器(5)和计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5)、计时器和控制器(4)电连接;
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风干房主体(100),所述的风干房主体(100)中沿竖直方向设有旋转出气装置(6),所述冷却区(1.4)的顶部设有第一抽风机(103);第一抽风机(103)的吸气端与冷却区(1.4)连通,出气端与旋转出气装置(6)的顶部通过进气管道(104)连通;
所述的旋转出气装置(6)包括出气管(6.1)、转轴(6.2)、电机(6.3)和减速器(6.4),所述转轴(6.2)沿竖直方向设在风干房主体(100)的正中间位置,且转轴(6.2)可绕着其轴线转动,风干房主体(100)的底面上设有平面轴承(101),所述转轴(6.2)下端转动连接在平面轴承(101)上;所述电机(6.3)和减速器(6.4)均设在风干房主体(100)的顶部,减速器(6.4)的一端与电机(6.3)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6.4)的另一端与转轴(6.2)的上端连接,且转轴(6.2)与风干方主体(100)内腔体顶部之间设有气密封机构(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填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10)包括窑底(7)、外墙(8)和炉腔隔离层(9),且窑底(7)分为上窑底(7.1)和下窑底(7.2),所述的外墙(8)和下窑底(7.2)由轻质隔热砖砌筑;上窑底(7.1)和炉腔隔离层(9)由电熔锆刚玉砖砌筑而成,其中,电熔锆刚玉砖采用锆英石和工业氧化铝按照1:1配比,然后加入脱硅锆6~20%和纯碱1~3%浇筑而成;
每两个相邻的区域之间设有阻隔墙(10),各个阻隔墙(10)上均设有与炉腔(1)连通的通孔(10.1),所述的阻隔墙(10)由黄刚玉砖砌筑而成,所述黄刚玉砖的原料配比中含有矾土骨料55~60%,矾土超细粉10~20%,均化、活化的高纯矾土超细粉3~28%,活性SiO2粉1~6%,硼酸1~3%,纯碱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填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传送装置包括陶瓷纤维托盘(11)、若干陶瓷辊轴(12)和驱动机构(16),若干陶瓷辊轴(12)沿着横跨炉腔(1)的方向设置,驱动机构设在窑体110入口端;
上窑底(7.1)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内凹形成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两侧设有辊孔砖(14),所述的陶瓷辊轴(12)横跨设在安装槽(13)内,且陶瓷辊轴(12)的两端分别插装配合在辊孔砖(14)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槽(13)两侧的辊孔砖(14)之间形成通道(15);所述陶瓷纤维托盘(11)的底部设有凸出限位部(11.1),所述的凸出限位部(11.1)容置在通道(15)内,且凸出限位部(11.1)与通道(15)为间隙配合,凸出限位部(11.1)的下底面与陶瓷辊轴(12)接触;所述陶瓷纤维托盘(11)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陶瓷填料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6.1)套设在转轴(6.2)上;所述出气管(6.1)侧壁上满设有出气口(24),所述的出气口(24)沿着斜向下方向设置;所述出气管(6.1)的上端与风干房主体(100)顶部的进气管道(104)连通,下端为封闭式结构;所述风干房主体(100)四周内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气管(25),所述的气管(25)上设有多个斜向下方向设置的出气口(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亿明,未经李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25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