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锁紧机构的防盗自行车运载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3324.0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莅宁;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莅宁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B60R25/01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紧装置 锁舌 锁体外壳 叶片锁芯 方口 自行车架 防盗锁 方管 防盗自行车 锁紧机构 钥匙转动 运载架 扳手 脱开 松开 锁紧 联接 取出 自行车 双重防护 外管壁 外露 腔体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锁紧机构的防盗自行车运载架,包括自行车架方管、拖车杠方口管、锁紧装置和防盗锁;防盗锁包括锁体外壳、叶片锁芯和锁舌,叶片锁芯和锁舌安装在锁体外壳的内部,锁体外壳抵靠在拖车杠方口管的外管壁上,锁体外壳内设置有腔体,锁紧装置中的外露部分设置在腔体内;用钥匙转动叶片锁芯及锁舌,锁舌与锁紧装置之间实现锁紧和解锁的目的;然后用扳手松开锁紧装置,以便自行车架方管和拖车杠方口管脱开联接,以便取出自行车;锁紧装置和防盗锁,起到了双重防护;用钥匙转动叶片锁芯及锁舌,锁舌与锁紧装置之间实现锁紧和解锁的目的;然后用扳手松开锁紧装置,以便自行车架方管和拖车杠方口管脱开联接,以便取出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尾自行车运载架,尤其是一种具有锁紧机构的防盗自行车运载架。
背景技术
汽车自行车运载架是把自行车或脚踏车固定在车辆上携带的一种装置。根据汽车固定自行车的位置或者固定方式的不同,自行车运载架目前分三大类:顶置式、后备式、拖车球式。其中后背式自行车运载架,是靠金属挂钩与后尾门的钣金缝隙相连,一般不影响后尾门的开启,优点是相对于顶置自行车运载架,后背式自行车运载架取放自行车更加方便,缺点是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挂钩会对车身钣金或多或少带来一定影响,有时候自行车是悬空挂着可能会遮挡车号牌。
现有汽车自行车运载架的安装是通过方口进行连接,由于其配合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行车中整个自行车运载架的晃动摇摆,带来行车隐患,现市面上较好的防松结构为采用自行车运载架底座方管尾部增加梅花手轮旋转涨紧方案,其机构长,耗材多,且当汽车运行过程中下坡转平路或平路转上坡时,位于车架最远端的手轮极易撞击地面形成损坏和功能性失效。
现有汽车自行车运载架的安全性能欠缺,现有的所谓具有防盗功能的螺栓均采用特殊形状的螺钉头沉槽和配以相应的特殊扳手来实现防盗,如梅花防盗螺钉等,但是因为其形状规格多为成品,盗贼只要从市场购买这些标准的特殊形状的扳手即可轻易实现螺钉拆卸,从而带来消费者的财务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短、耗材少、配合间隙小且能够安全防盗的具有锁紧机构的防盗自行车运载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具有锁紧机构的防盗自行车运载架,包括自行车架方管(1)、拖车杠方口管(2)、锁紧装置(3)和防盗锁(4);所述自行车架方管的管壁设有至少一个及以上的通孔(1a),并在管内侧焊接有焊接螺母(5),所述拖车杠方口管的管壁上设置与所述通孔相配套的锁具安装孔(2a),所述锁紧装置穿过所述锁具安装孔和所述通孔后旋接在所述焊接螺母上,所述防盗锁包括锁体外壳(6)、叶片锁芯(7)和锁舌(8),所述叶片锁芯和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锁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锁体外壳抵靠在拖车杠方口管的外管壁上,所述锁体外壳内设置有腔体(6a),所述锁紧装置中的外露部分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用钥匙转动叶片锁芯及锁舌,锁舌与锁紧装置之间实现锁紧和解锁的目的;然后用扳手松开锁紧装置,自行车架方管和拖车杠方口管脱开联接,以便取出自行车。
作为优化方案一: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防松垫片(9)和六角法兰螺栓(10),所述六角法兰螺栓设置在拖车杠方口管的管外壁,并与所述防松垫片组合起紧固目的,所述六角法兰螺栓的螺栓部旋接在所述焊接螺母上,所述六角法兰螺栓的法兰部上设置有法兰槽(10a),所述法兰槽与所述锁舌相配合,起锁紧或解锁的作用,所述叶片锁芯与所述六角法兰螺栓同向设置。
作为优化方案二: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紧固螺柱(11)、防松垫片(9)和外螺母(12);所述防松垫片和所述外螺母设置在拖车杠方口管的管外起紧固作用;所述紧固螺柱的朝内端旋接在焊接螺母上。
作为方案二的细化方案一:所述外螺母上设置有螺母槽(12a),所述螺母槽与所述锁舌相配合,起锁紧或解锁的作用,所述叶片锁芯与所述紧固螺柱同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莅宁,未经宋莅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3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险杠保护设备
- 下一篇:用于将远程信息处理模块紧固到机动车辆车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