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香蕉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6399.4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雪梅;唐雅园;孙健;李丽;李志春;辛明;李昌宝;盛金凤;郑凤锦;李杰民;零东宁;刘国明;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54 | 分类号: | A23L3/54;A23L5/10;A23L5/41;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蕉花 即食 油炸 制备 食品加工领域 酥脆 苦涩异味 酶解处理 食用方便 微波处理 压力状态 盐渍处理 原料处理 蜂窝状 可去除 保质 水份 微波 食用 人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香蕉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主要包括的步骤为:原料处理、酶解处理、盐渍处理、微波处理和油炸处理,通过上述加工过程,可去除香蕉花中的苦涩异味,使盐分充分渗透至物料内部,结合压力状态、微波过程,迅速带出香蕉花中的多余水份,进而形成蜂窝状松脆形态,再经过短时间的油炸的方法使其口感更加酥脆,同时可以较好的保持其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口感优良,且具有较长的保质时间,食用方便,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即食香蕉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香蕉花是香蕉成熟采摘后的副产物,每株香蕉产生一个重量约为1kg左右的雄花,在我国均被大量废弃,但是在东南亚国家将其作为一种蔬菜和降血糖药材、通过油炸或水煮等方法食用。香蕉花富含钙、铁、钾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且黄酮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香蕉花味甘性凉,有清热平肝,利尿排毒,治疗高血压及中风的作用,香蕉花还具有活血调经、润肤养颜、安神减压、保健强身和祛病延年的功效。
目前,我国的香蕉种植地区可生长大量的香蕉花,且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对香蕉花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需研究一种可即食的香蕉花工艺,解决现阶段对香蕉花的利用问题,同时能够提升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如罐藏和干制,其技术含量低,营养成份损失大,得到的产品易发生颜色加深及味道变异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食香蕉花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较为完全的保持香蕉花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于特定工艺下得到的产品口感优良、色泽均匀,有淡淡香味,硬度适中,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即食香蕉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将新鲜的香蕉雄花去除其中杂质,选取嫩雄花清洗干净后晾干,即作为原料备用;
S2、酶解处理:向步骤S1所述原料中加入其质量3~4倍的纯净水,和活化后的活性酶,于pH值为5~6、酶解温度为33~40℃条件下,进行酶解处理20~30分钟,得到的雄花即为酶解产物;其中,所述活性酶的加入量为所述原料总质量的8~10wt%;
S3、盐渍处理:将步骤S2所述酶解产物表面均匀撒食盐,腌制25~35分钟,去除水分,得到盐渍产物;其中,所述食盐的加入量为所述酶解产物质量的13~15wt%;
S4、将步骤S3所述盐渍产物放入压力容器中,排出所述压力容器中的空气后通入惰性气体,保持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为0.2~0.3Mpa,维持8~10min后再释放出所述压力容器内气体,待容器内外压力平衡,取出得到初品;
S5、将步骤S4所述初品单层平铺后,放入微波真空干燥器中处理2~3min,得到干燥品;其中,所述干燥过程的微波功率密度为6.5~6.9W/g,干燥室压力为72.6~75.4Pa;
S6、油炸处理:将步骤S5所述干燥品进行油炸75~80s取出,然后放于干燥环境下沥油、并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灭菌后密封保存,即得到成品即食香蕉花。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护色液按每升溶液计含有:3~3.5g柠檬酸、150~180mg抗坏血酸、80~120mg碳酸氢钠、50~60mg葡萄糖酸亚铁,其余为蒸馏水。本发明使用的护色液成分安全,除了抑制香蕉花发生褐变外,还可起到抑菌杀菌、延长贮存期作用。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活性酶是单宁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任一组或它们的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酶是单宁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按照3~5:1:1~2组合物。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食盐的加入量为所述酶解产物质量的1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6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干燥食品罐
- 下一篇:一种抗老化糕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