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钉枪、钉枪的控制系统及启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9802.9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风;张士松;马一纯;谭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B25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钉枪、钉枪的控制系统及启停控制方法,所述钉枪包括:机壳;蓄能缸,蓄能缸设在机壳内,蓄能缸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打击缸;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接在蓄能缸和打击缸之间;打击锤,打击锤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打击缸内;撞针,撞针可移动地设在打击缸内,当活塞位于蓄能缸内的远离气流通道的一侧时打击锤位于第一位置,当活塞朝向气流通道所在的方向移动且打击锤受力作用大于打击所需力时,打击锤适于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撞击撞针,其中撞针与打击锤为彼此独立的两个部件。根据本发明的钉枪,通过将撞针与打击锤设置为彼此独立的两个部件,当撞针损坏时,方便用户更换撞针,且降低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钉枪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钉枪、钉枪的控制系统及启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直流活塞撞锤式钉枪存在以下问题:
1、打击锤与撞针为一组装的整体结构,而撞针为易损件,寿命普遍为15000次左右。而整机的寿命可达100万次。所以,当撞针损坏后,用户不得不去维修更换,因为是一体更换,所以成本高昂。
2、直流活塞撞锤式钉枪每打一个钉子为一个操作循环,目前的方案为采用电子传感器,感知活塞的复位,并发出电信号,通过MCU(Microcontroller Unit的简称,微控制单元)控制电子开关使电机停机。然而,这种方式的问题是电子传感器因环境条件的变化或操作中的振动等因素极容易失效,一旦失效,钉枪会出现连打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钉枪,所述钉枪的撞针更换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钉枪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钉枪的启停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钉枪,包括:机壳;蓄能缸,所述蓄能缸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蓄能缸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打击缸,所述打击缸设在所述机壳内;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接在所述蓄能缸和所述打击缸之间,所述气流通道用于将所述蓄能缸和所述打击缸内部连通;打击锤,所述打击锤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打击缸内;撞针,所述撞针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打击缸内,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蓄能缸内的远离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时所述打击锤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气流通道所在的方向移动且所述打击锤受力作用大于打击所需力时,所述打击锤适于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并撞击所述撞针,其中所述撞针与所述打击锤为彼此独立的两个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钉枪,通过将撞针与打击锤设置为彼此独立的两个部件,当撞针损坏时,方便用户更换撞针,且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打击锤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打击锤与所述撞针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d,其中所述间隙d满足:0.3mm≤d≤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钉枪还包括: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具有保持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保持状态,所述保持机构将所述打击锤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打击锤被释放,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在第一枢转位置和第二枢转位置间可枢转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包括保持部,当所述保持件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时,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打击锤相互配合,以限定所述打击锤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当所述保持件在所述第二枢转位置时,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打击锤相互脱离,所述打击锤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持件对所述打击锤的保持通过钩爪和钩槽实现,所述钩爪设在所述保持件和所述打击锤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钩槽形成在所述保持件和所述打击锤中的另一个上,其中所述保持部为所述钩爪和所述钩槽中的任意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助手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