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舱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9959.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艳;程阳锐;彭建平;唐红平;彭赛锋;黎宙;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B1/3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文立兴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作业 车舱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舱体,包括滑板和设置滑板两侧的两个侧板,其特征在于,滑板位于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隔离的隔离腔,隔离腔的上方连接有输入孔,隔离腔下方的滑板上均布有多个喷射孔。本发明通过管接头输入海水到隔离腔内,然后隔离腔再将内部的海水通过喷射孔均匀喷射出去,从而形成更小、更密集的水柱,在此过程中,各个隔离腔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同时,制作工艺更加简单,通过密封板和隔离筋板增加了底部的滑板的强度和刚度,也避免了现有的喷射装置的结构复杂,喷嘴的竖直安装精度难以控制、喷嘴的喷孔容易堵塞且堵塞后难以疏通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集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抗海底稀软底质吸附的舱体。
背景技术
海底集矿作业车一直是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多金属结核的开采需要在海底的稀软底质上行走作业,为了减少行走阻力和稀软底质的堆积,海底集矿作业车通常采用舱体式结构,由于稀软底质较厚,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舱体通常会与稀软底质接触,由于稀软底质的粘度较大,会对舱体产生吸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集矿车的阻力,降低了作业车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能耗。
中国专利CN104787272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通过在舱体底部设置喷嘴喷水形成流体膜而减小阻力,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可能无法形成均匀的流体膜,同时,喷射装置的结构复杂,喷嘴的竖直安装精度难以控制、喷嘴的喷孔容易堵塞且堵塞后难以疏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集矿作业车的抗海底稀软底质吸附的舱体,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舱体,包括滑板和设置滑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滑板位于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多个相互隔离的隔离腔,所述隔离腔的上方连接有输入孔,所述隔离腔下方的滑板上均布有多个喷射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位于所述舱体内的一侧设置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滑板之间隔离形成多个所述隔离腔。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内安装有与所述滑板和侧板接触以支撑所述舱体的龙骨。
进一步的,所述龙骨由多个管件连接而成,所述管件上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腔内设置两端带有支撑台阶的支撑圆柱,两个所述支撑台阶的距离等于滑板和密封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圆柱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滑板上,另一端插接在所述密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圆柱内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内设置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将一L型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密封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中部为平板状,两端倾斜向上延伸,且该滑板的中部与两端圆弧光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和侧板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孔设置在所述滑板的中部,且任一所述喷射孔的轴线均与所述滑板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管接头输入海水到隔离腔内,然后隔离腔再将内部的海水通过喷射孔均匀喷射出去,从而形成更小、更密集的水柱,进而形成更稳定的流体膜。在此过程中,各个隔离腔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同时,该舱体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通过密封板和隔离筋板增加了底部的滑板的强度和刚度,也避免了现有的喷射装置的结构复杂,喷嘴的竖直安装精度难以控制、喷嘴的喷孔容易堵塞且堵塞后难以疏通等问题。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屏显示方法、装置、设备、系统、舱体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烧录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