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融渣的深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5742.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雍应宏;郑斌;张希营;梁君忠;徐兆金;张修海;王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26 | 分类号: | C04B7/26;C04B5/00;C04B7/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加工工艺 高炉熔渣 水泥 水渣 高炉 球磨机 重量百分比 石灰石 高温煅烧 滤渣烘干 生产水泥 水淬装置 粉煤灰 浸泡液 膨润土 滤渣 磨粉 球墨 水淬 过滤 浸泡 冷却 凝结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炉融渣的深加工工艺,其步骤如下:(1)将高炉熔渣加入水淬装置中进行水淬分离得到水渣:(2)将水渣加入浸泡液中浸泡3‑5h后,过滤得到滤渣;(3)将滤渣烘干后,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球墨,得到渣粉;(4)按重量百分比计将渣粉15‑22%、粉煤灰3‑6%、膨润土1‑5%、石灰石余量混合均匀后进行高温煅烧后,冷却磨粉后即可得到水泥。本发明的高炉熔渣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凝结过长的缺陷,进一步的提升了制得的水泥的各项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高炉融渣的深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钢铁厂在高炉炼铁过程中,每吨生铁产生的约300-400公斤的熔渣,此熔渣在高炉炉台边,通过渣处理设施制成水渣,并通过水渣胶带机外运,经过细磨后,作为生产水泥的掺加原料。细磨车间一般设置在水泥厂或距离高炉较远的地方,水渣本身的约50℃左右的余热被白白浪费掉,同时远距离运输,从水渣中析出的水又污染了环境。
高炉渣主要含有钙、硅、铝、镁、铁的氧化物和少量硫化物。高炉渣用途广泛,其可以代替天然石料用于公路、机场、地基工程、铁路道渣、混凝土骨料和沥青路面等,其很重要的一个用途为制备水泥,高炉渣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能,在水泥熟料、石灰、石膏等激发剂作用下,可以作为优质的水泥原料,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加入了高炉渣的水泥,虽然各项力学性能由于,但是存在着凝结时间过长的缺陷,主要原因是高炉渣中可能含有的单质铁阻碍了硫铝酸钙的水化,钙矾石形成的量较少,因此水泥的凝结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炉融渣的深加工工艺,高炉熔渣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凝结过长的缺陷,进一步的提升了制得的水泥的各项性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炉融渣的深加工工艺,其步骤如下:
(1)将高炉熔渣加入水淬装置中进行水淬分离得到水渣:
(2)将水渣加入浸泡液中浸泡3-5h后,过滤得到滤渣;
(3)将滤渣烘干后,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球墨,得到渣粉;
(4)按重量百分比计将渣粉15-22%、粉煤灰3-6%、膨润土1-5%、石灰石余量混合均匀后进行高温煅烧后,冷却磨粉后即可得到水泥。
进一步的,浸泡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硫酸0.2-5%、偏硅酸钠1-3%、磷酸3-8%、氧化锌2-4%和余量的水混合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浸泡液的浸泡温度为30-50℃。
进一步的,硫酸的浓度为4.5mol/L。
进一步的,煅烧温度为1300-1420℃,煅烧时间为40-60min。
进一步的,水淬装置包括水淬机构和过滤机构;
水淬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出气口,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一出料口,第一壳体中设有混搅机构,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混搅机构的上方;
混搅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壳体中,搅拌轴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固定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链条与固定在电机上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搅拌轴上呈圆周状的设有多个分隔板,分隔板为网板,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容渣腔;
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分隔板进行旋转,当分隔板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分隔板的外壁与第一壳体上相应的侧壁贴合设置;
过滤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壳体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壳体中倾斜向下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上方为水渣腔、过滤网的下方为滤水腔,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位于水渣腔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