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5929.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嘉宜;徐睿杰;雷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92;H01M2/16;H01M2/14;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族聚酮 微孔膜 制备 流延膜 电池 热尺寸稳定性 热处理 安全隐患 技术缺陷 吹塑成 隔离膜 冷拉伸 热定型 热拉伸 闭孔 熔融 微孔 挤出 | ||
1.一种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脂肪族聚酮熔融挤出或吹塑得到初始流延膜后,将所述初始流延膜依次经过热处理、冷拉伸、热拉伸和热定型后得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的Gurley值为420s-520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的孔隙率为35%-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的140℃热收缩率为5.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聚酮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的破膜温度为208℃-212℃。
6.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脂肪族聚酮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脂肪族聚酮熔融后通过挤出或吹塑,得到初始流延膜;
步骤2、将所述初始流延膜在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膜;
步骤3、将所述热处理膜进行冷拉伸,得到具有初始孔核的冷拉伸膜;
步骤4、将所述冷拉伸膜进行热拉伸,得到微孔膜;
步骤5、将所述微孔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得到脂肪族聚酮微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聚酮的熔融指数为2~5g/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或吹塑的模头温度为210℃~240℃。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拉伸的温度为-20℃~100℃,所述冷拉伸的拉伸比为10%~40%;所述热拉伸的温度为150℃~205℃,所述热拉伸的拉伸比为2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170℃~205℃,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5min~2h;所述热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70℃~205℃,所述热定型处理的时间为5min~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59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