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DDGS中呕吐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099702.4 申请日: 2018-09-14
公开(公告)号: CN109349497A 公开(公告)日: 2019-02-19
发明(设计)人: 王德昌;张玉国;张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5/20 分类号: A23L5/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70100 海南省海口***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翻抛 种曲 呕吐毒素 复合种 充氧 降解 料层 枯草芽孢杆菌 硫酸铵水溶液 米曲霉种曲 嗜酸乳杆菌 物料含水量 反复操作 静止发酵 酿酒酵母 生物降解 有效生物 发酵槽 发酵料 黑曲霉 接种量 上升时 酸香味 料温 压实 溢出 发酵 密封 平整 终结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DDGS中呕吐毒素的有效生物降解的之方法。由嗜酸乳杆菌种曲和酿酒酵母种曲的两种或一种15%‑25%、黑曲霉种曲和米曲霉种曲两种或一种65%‑45%,枯草芽孢杆菌种曲20%‑30%混合成复合种曲。按3%‑5%的接种量,把复合种曲接入DDGS中,搅拌30min后,加含3.0%‑4.2%的硫酸铵水溶液至物料含水量为42%‑48%,搅拌均匀,静止发酵4h‑20h,待料层30cm内,温度上升至36℃‑38℃时,进行翻抛(充氧)降温至30℃‑27℃,停止翻抛。当料层30cm内温度再次上升至36℃‑38℃时,再次进行翻抛(充氧)降温至30℃‑27℃,停止翻抛。反复操作,整个过程保持36h‑48h。待料温不再急速上升时,将发酵料翻抛降温至26℃‑28℃,把物料平整、压实后密封20h‑30h,发酵槽里有酸香味溢出时,发酵降解终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生物降解粮油所污染霉菌毒素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玉米深加工副产品DDGS所污染呕吐毒素的生物降解技术。

背景技术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由于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千亿美元,而对人畜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统计。近年来,霉菌毒素污染对畜牧生产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国外科研机构已经开始针对霉菌毒素的生物降解开展一系列研究。在国内关于呕吐毒素降解菌以及解毒酶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筛选出能够产高效降解呕吐毒素酶的菌株以及通过酶工程、基因工程等手段获得高效表达的解毒酶是当前研究的方向。2015年《饲料工业》编辑部特邀中国农业大学计成教授就国内外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做一综述。

计教授等在《饲料工业》2015年第36卷第10期总第487期《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一文中讲到:

镰刀菌产生大量呕吐毒素(DON),污染谷物和粮食。DON能引起人和动物中毒,症状表现为呕吐、消化道出血、炎症,甚至死亡。目前没有有效的去毒方法,吸附剂几乎没有作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效果不稳定、破坏营养成分和味道。生物降解DON特异性强、效率高、对食物营养成分无影响、能将毒素转化为无毒代谢产物。已有的文章报道降解饲料DON的单一菌株非常少,更没有关于动物有效性的应用研究。中国配合饲料样品中呕吐毒素阳性检出率高达100%,平均含量为0.6mg/kg。饲料或粮食中DON含量超过1mg/kg时会对人和动物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中DON限量标准为1mg/kg,我国农业部也对动物饲料中DON的限量标准做了规定,其值也不应超过1mg/kg。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关于呕吐毒素降解酶的研究报道,也没有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研发饲料添加剂的相关报道。因此,寻找新的高效降解饲料DON的菌株,是开发DON降解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基础。

我国单胃动物全价料及反刍动物的精料,基本都是豆粕玉米型。由于价格因素,在饲料中使用玉米深加工副产品替代部分玉米豆粕成为降低饲料成本的首选。然而玉米深加工过程中,玉米量的三分之一为副产品,由于霉菌毒素基本都留在玉米深加工副产品上,所以玉米深加工副产品三倍的富集了霉菌毒素。拿这种产品来替代霉菌毒素本身就超标玉米豆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脱毒手段。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玉米深加工副产品-DDGS中呕吐毒素的降解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DDGS中呕吐毒素的有效生物降解,达到对DDGS的脱毒目的。特别是针对呕吐毒素分子结构中的“C12,C13-环氧结构(具有毒性的主要结构基础)”作为生物降解之靶位,从农业部公告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筛选相关真菌和细菌品种,经科学配比,通过混合发酵工艺,达到把C12和C13环氧结构降解为C9和C12形成双键基团(毒性被有效钝化)之目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泓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9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