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泡沫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5197.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伟;牛丽丹;金译平;王咪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21 | 分类号: | C08K5/521;C08G18/76;C08G18/48;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泡沫 复合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泡沫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阻燃剂由TCPP和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以100份计量,二者的重量比为40‑50:60‑50组成,所述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又称为二乙二醇双(二‑(氯乙基)磷酸酯)低聚物,其为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本发明提供复合阻燃剂,避免单一阻燃剂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同时本发明的专利提供的复合阻燃剂解决了高雾化性能的,得到的聚氨酯泡沫海绵具有很低的雾化值,阻燃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氨酯泡沫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它在聚氨酯制品中的用量仅次于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多为闭孔结构,具有绝热效果好、重量轻、比强度大、等优良特性广泛用汽车材料。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行业突飞猛进,汽车材料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汽车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其容易燃烧,需添加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
添加到汽车材料中的阻燃剂是单分子磷酸酯阻燃剂,例如: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和三(氯丙基)磷酸酯(TCPP),这些阻燃剂由于是小分子化合物,在长时间高温下极易汽化(或雾化),当包含这样的阻燃剂的聚氨酯泡沫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等时,由于汽车内部在夏天或类似的高温暴晒的条件下,容易在汽车的玻璃容易结成雾化的现象,由此汽车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同时,泡沫本身的阻燃性也会降低,挥发出的物质也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降低聚氨酯泡沫的雾化值,提高阻燃效率,已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更优选的是使用各类磷酸酯低聚型阻燃剂,低聚型阻燃剂因其相对大的分子量,减少了高温挥发现象,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简称DECPP)就属于此类低聚型阻燃剂。但是遗憾的是DECPP自身的粘度大,限制了应用范围,添加的过程中要加热才能很好的加入材料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方便,同时,也因为粘度大,在发泡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中间出现塌泡现象,同时单独使用不能达到协效作用。
CN102010586A(申请号为201010562555.7,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聚氨酯泡沫的磷酸酯阻燃剂及其合成方法)公开了一种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该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注:式Ⅰ中,R1、R2、R3、R4为2-氯-1-甲基乙基或2-氯丙基。
该方法制备的是混合物,该混合物中n=0的含量约10%左右,含量太高,使用这种混合物制备聚氨酯泡沫材料时候,阻燃性能大大的降低,需要添加更多的阻燃剂,才能达到UL94V-0的标准。
CN103408583A(申请号为201310324851.7,发明名称为一种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最终产品见式Ⅱ:
该专利提供了降低毒性物质二氯乙基醚取得很好的效果,用到大量的三乙胺。该方法只是采用添加傅酸剂,解决降低低毒物质含量并没有使混合物中n=0的含量降低,阻燃效果不好,粘度依然很大。
CN102277176A(申请号为201110122334.2,发明名称为一种氯代烷基多聚磷酸酯阻燃剂及其合成工艺)该专利合成的氯代烷剂多聚磷酸酯中,主要是合成n=1化合物,不是混合物,严重过量的环氧丙烷进行封端,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二乙二醇氯丙基磷酸酯低聚物DECPP(即结构式Ⅱ)中的单氯含量低即:n=0时,其阻燃性能和雾化性能很好,但是粘度大(2000-2500mpa.s),n=1的时候粘度在800-1200mpa.s,随着n值的增加,粘度下降,但是阻燃性能和雾化性能降低,且单独使用时,发泡过程中会出现塌泡,为了改进其粘度和发泡问题,发明人提供了可以降低单氯含量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5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