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及其防倒流泵壳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6094.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常志荣;刘青松;曹延发;王超;唐叔建;赵静;祁静;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6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孙威;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反应堆冷却剂 泵壳结构 第二流道 第一流道 防倒流 管体 泵壳本体 输送介质 逆止阀 排出 吸入 管道布置 反应堆 环腔 内腔 装配 维修 外部 维护 | ||
1.一种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连的泵壳本体;
装设在所述泵壳本体内部的管体;以及
装设在所述泵壳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管体的一端部相连的用以防止输送的介质发生倒流的逆止阀组件;所述管体的外部与所述泵壳本体之间的环腔形成用于输送介质的第一流道,所述管体的内部与所述逆止阀组件的内腔形成用于输送介质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其中:
所输送的介质由所述第一流道吸入,经所述第二流道排出,所输送的介质为径向吸入、径向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为整体锻造,用以消除径向吸入、径向排出的所输送介质一回路中的承压焊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包括:直段和接连在所述直段上的L型段,所述直段和所述L型段为整体锻造,用以消除径向吸入、径向排出的所输送介质一回路中的承压焊缝。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组件包括:
逆止阀本体;
装设在所述逆止阀本体内部的能够在一定旋转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的逆止阀;以及
用以将所述逆止阀本体紧固在所述泵壳本体内壁上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固连在所述泵壳本体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本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其一端开口为用以装配水力部件的第一承插接口,相对的另一端开口为用以连接管体的第二承接插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插接口的外周凸设有支耳,螺钉穿过所述支耳固连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弯管,所述弯管包括:弯管本体和用以对所述弯管本体进行限位的支撑环,其中:
所述弯管本体的底部通过固连在所述泵壳本体的内壁上的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进行固定,所述弯管本体与所述逆止阀组件相连的开口侧通过固连在所述泵壳本体内壁上的支撑环进行限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组件为两端设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其一端开口为用以装配水力部件的第一承插接口,相对的另一端开口为用以连接所述弯管本体的第二承接插口;
所述逆止阀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承接插口与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对所述逆止阀组件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采用对接焊,进出口通过套管连接,用以减少管道布置;
所述泵壳本体的底部设有微小坡度,以实现自然排空。
10.一种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核反应堆冷却剂泵的防倒流泵壳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60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反应堆冷却剂泵及其泵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泵壳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