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1518.7 | 申请日: | 201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耿禹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杆 主杆 减震壳体 辅腔室 主腔室 新能源汽车 承力顶板 缓冲机构 减震装置 减震 顶部中心 还原技术 双向减震 减压 插入腔 液压油 插管 复位 卡接 内插 内置 腔室 受力 铺设 外围 排放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体和承力顶板,所述减震壳体顶部铺设有承力顶板;所述减震壳体顶部中心开有主腔室,所述主腔室外围均匀分布有四组辅腔室,所述主腔室与辅腔室之间卡接有限流块,所述主腔室和辅腔室自上而下分别插装有主杆和辅杆,所述辅杆中心的插入腔内插装有辅杆缓冲机构。本发明采用了主杆和辅杆的双向减震的结构,解决了主杆因受到压力而无法及时还原技术问题,主杆依靠辅杆逆向减震的效果来减少主杆复位的时间;辅杆缓冲机构通过内置的插管排放因受力向上蔓延的液压油,解决了辅杆逆向降低减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辅助设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主被动结合、缓冲效率高和结构稳定性强的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壳体和承力顶板,所述减震壳体顶部铺设有承力顶板;所述减震壳体顶部中心开有主腔室,所述主腔室外围均匀分布有四组辅腔室,所述主腔室与辅腔室之间卡接有限流块,所述主腔室和辅腔室自上而下分别插装有主杆和辅杆,所述辅杆中心的插入腔内插装有辅杆缓冲机构。
进一步,所述主杆底部连接有弧形冲压底座,所述弧形冲压底座底部的弧形面上套装有软质胶垫。
更进一步,所述辅杆缓冲机构包括插管,所述插管的管身穿过第二活塞深入插入腔内,所述插管内留有注液腔道,所述注液腔道一直延伸至第一活塞底部。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顶部装配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与第二活塞选择性接触。
更进一步,所述减震壳体顶部固定有两组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与承力顶板选择性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采用了主杆和辅杆的双向减震的结构,解决了主杆因受到压力而无法及时还原技术问题,主杆依靠辅杆逆向减震的效果来减少主杆复位的时间;辅杆缓冲机构通过内置的插管排放因受力向上蔓延的液压油,解决了辅杆逆向降低减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减震壳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辅杆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减震壳体、2为承力顶板、3为辅杆、3-1为插入腔、4为主杆、4-1为软质胶垫、4-2为弧形冲压底座、5为辅杆缓冲机构、5-1为第一活塞、5-2为插管、5-3为注液腔道、6为辅腔室、7为主腔室、8为限流块、9为第二活塞、10为第一垫块、11为第二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双导轨TMD耗能减振装置
- 下一篇: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