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1773.1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振波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D15/10;F04B45/00;F04B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肇庆市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汽轮机 制冷剂 弹性气囊 第一开关 升压装置 发电机 发电 壳体 能源技术领域 清洁能源 温室效应 做功 可用 冷量 温差 轮船 火车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装置包括第一工质升压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工质升压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气囊,弹性气囊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蒸发器相连,同时亦与第二开关相连;第二开关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与第一蒸发器相连。所述第一工质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二蒸发器相连,第二蒸发器通过第四开关与壳体相连。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水的温差能量来做功,所做的功可用于发电,亦可以用于汽车、火车、轮船。同时可以制得冷量,作为清洁能源并且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能源紧缺。
海水温差发电效率低,投资大。
火力发电污染大,同时发电时烧煤或油类需投资成本。
风力发电投资大,转速不稳定。
太阳能热发电投资大,设备高温,并且日利用时间短。
太阳能发电电压不稳定,效率低,并且日利用时间短。
汽车、火车、轮船需要燃烧石油,成本大并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工质升压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第一工质升压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气囊;壳体设置有第一工质入气口、第一工质出气口和第二工质出入口;弹性气囊设置在壳体里面,弹性气囊设置有弹性气囊工质出入口;弹性气囊工质出入口与第二工质出入口一端相连;第二工质出入口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一蒸发器工质出口相连,同时亦与第二开关相连;第二开关另一端与汽轮机入气口相连,汽轮机出气口与第一蒸发器工质入口相连。所述第一工质出气口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二蒸发器入气口相连,第二蒸发器出气口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一工质出气口相连。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
优选的,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还包括压缩机;第三开关通过压缩机与第二蒸发器入气口相连。
优选的,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和第八开关;第二工质升装置包括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壳体和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弹性气囊;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壳体设置有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一工质入气口、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一工质出气口和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二工质出入口;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弹性气囊设置在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壳体里面,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弹性气囊设置有第二工质升压装置弹性气囊工质出入口;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一工质入气口通过第五开关与第二蒸发器相连,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一工质出气口通过第六开关与缩机入气口相连;第二工质升压装置的第二工质出入口通过第七开关与第一蒸发器相连,亦通过第八开关与汽轮机相连。
优选的,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工质升压装置位于蒸发器顶部。
优选的,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第一工质升压装置或者包括壳体和弹性气囊;壳体设置有第一工质入气口、第一工质出气口、第二工质出口和第二工质出口,弹性气囊设置在壳体里面,弹性气囊设置有弹性气囊工质出口;弹性气囊工质入口;第二工质出口和弹性气囊工质出口相连,第二工质出口和弹性气囊工质入口相连。
优选的,一种利用制冷剂相互作用来发电的装置,所述第一工质升压装置或者包括筒体和活塞;筒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工质入气口和第一工质出气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工质出入口;活塞位于筒体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振波,未经罗振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1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