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生产葡萄脱毒种苗的培养基及组培量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2855.8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乐;李林;何仕超;于琼;刘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培 快速生产 脱毒种苗 移栽 生长激素 葡萄 初代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移栽成活率 优化培养基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培养基 生根率 脱毒苗 量产 生根 申请 优化 表现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生产葡萄脱毒种苗的组织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主要利用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本申请通过优化培养基中生长激素组合及其浓度,同时通过优化组培方法,有效缩短了脱毒苗快速繁殖流程,提高了单位时间的繁殖系数,缩短移栽时间,使得从生根到移栽由原来的40d减少到30d左右,繁殖系数稳定在4.5,总体生根率稳定在100%左右,移栽成活率达到90%左右,表现出较好的组培生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及其组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生产葡萄脱毒种苗的培养基及组培量产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水果中的珍品,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截至2011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828万亩,总产量843万吨。以现有的发展势头,再过7至10年,中国的葡萄“赤霞珠”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总产量将位居世界第一。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世界著名的红葡萄酒品种之一。赤霞珠属欧亚种,别名:解百纳、解百纳索维浓,和蛇龙珠、品丽珠同姐妹系。赤霞珠葡萄是晚熟品种,皮厚而黑,果粒小,果皮和果汁比例比别的葡萄都高,所以它能酿造出颜色深、浓郁、单宁重的红葡萄酒。由它酿制的高档干红葡萄酒,淡宝石红,澄清透明,具青梗香,滋味醇厚,回味好,品质上等,是法国栽培最广的古老而传统的高档酿酒葡萄品种。
在实际生产中,葡萄“赤霞珠”易遭受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的侵染,易感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严重影响葡萄“赤霞珠”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种植者的利益。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脱毒种苗的生产是生产优良葡萄“赤霞珠”种苗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脱毒苗生产受到了流程繁琐、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在生产中难于推广。同时,现有组培化生产研究中,由于不同物种组培条件不一,缺乏较为统一性的规律可以遵循,多侧重于针对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试验研究。
因此,对于葡萄“赤霞珠”脱毒苗快速繁殖组培体系,尚需进一步对培养基及对应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以建立稳定的量产技术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生产葡萄脱毒种苗的培养基,包括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6-BA 0~0.4mg/L、IBA 0.2~1.3mg/L、蔗糖20~40g/L、琼脂5~7g/L;所述继代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蔗糖30~50g/L、琼脂5~7g/L,NAA 0.03~0.07mg/L、IBA0.2~0.5mg/L;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NAA 0.02~0.2mg/L,IBA 0.2~0.5mg/L、蔗糖20~40g/L、琼脂5~7g/L。
进一步,所述初代培养基具体为1/2MS培养基、6-BA 0.2mg/L、IBA0.5mg/L、蔗糖30g/L、琼脂6g/L;所述继代培养基具体为1/2MS培养基、蔗糖40g/L、琼脂6g/L、NAA 0.05mg/L、IBA0.5mg/L;所述生根培养基具体为1/2MS培养基、NAA 0.2mg/L、IBA 0.5mg/L、蔗糖30g/L、琼脂6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葡萄脱毒苗快繁组织培养量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初代培养:以葡萄脱毒苗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灭菌后利用初代培养基进行初代培养,培养25~35天左右至形成若干不定芽丛;
(2)继代培养:切取步骤(1)中初代培养后的茎段,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上,进行继代扩繁培养;
(3)生根、炼苗:切取步骤(2)中继代培养后生长健壮的单芽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并进行生根炼苗培养;
(4)移栽:将步骤(3)中生根、炼苗后组培幼苗,进行移栽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