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2747.9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浩;唐洪明;刘志斌;王贺华;杨滔;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均质 砂体 互层 储层评价 定量评价 小层 综合评价指数 地质研究 技术计算 科研院校 理论研究 数学理论 油气开发 有效减少 误判 护层 开发 地质 分类 评估 基层 | ||
1.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结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岩心资料、生产动态资料、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参数优选,所优选的储层评价参数为以下参数中的N种:岩性、岩石结构、成岩作用、胶结类型、支撑方式、沉积微相、储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平均孔喉半径,其中N≥3;
(b)在所有小层内,采用极值法对所优选的每种储层评价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在0~1之间,归一化值记为Si;根据每种储层评价参数在不同小层中的变化程度确定不同小层内每个参数的权重系数Wi;
(c)根据对每种储层评价参数的归一化处理结果和权重系数,采用综合函数法得到每个小层的综合评价指数CEI,得到各小层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若CEI≥0.5,则为Ⅰ类储层;若0.2<CEI≤0.5,则为Ⅱ类储层;若CEI<0.2,则为Ⅲ类储层或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对各小层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进行数值化描述,得到各小层的空间分布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优选的储层评价参数为储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层内渗透率级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归一化值Si=Pi/Pmax,其中Pi为储层评价参数在指定小层内的实际值,Pmax为储层评价参数在所有小层中的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有小层中的的各储层评价参数进行样点排序,取数值最大的10%个样点的平均值作为Pma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储层评价参数的权重系数Wi的计算方法为:先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出各储层评价参数在各小层内的变异系数Vi,每项储层评价参数在各小层内对应的权重系数Wi=Vi/Vtotal,其中Vtotal是对应的储层评价参数在所有小层中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中,包括了如下的小层细分方法:①以标准层为控制层位,把沉积砂体在近距离范围内连续稳定的、电测曲线形态相似、地层厚度相近的砂层划分为同一小层;②把砂体突然变薄或尖灭,电测曲线呈现自然电位幅度变小或变为平直,密度曲线特征形态相似的砂层划分为同一小层;③把电测曲线显示砂体叠置、呈箱状分布的两期砂层划分为同一小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沉积微相包括沉积古水流方向、沉积物源方向、岩向构造、沉积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古水流方向通过FMI成像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共同解释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非均质互层砂体的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物源方向通过沉积古地貌研究、重矿物研究、沉积物粒度分析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7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