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管鳞状细胞癌微环境细胞标志物分子模型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3407.8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艳;何建忠;许秀娥;吴健谊;李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曹江;周增元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 细胞 环境 标志 分子 模型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管鳞状细胞癌微环境细胞标志物分子模型及其应用,分子模型主要包括a‑SMA+(侵袭前沿)成纤维细胞、CD163+(间质)巨噬细胞、CD117+(固有层)肥大细胞、CD117+(侵袭前沿)肥大细胞;可以用于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及对辅助治疗敏感性群体分组。试剂盒主要包括抗CD117蛋白抗体、抗CD163蛋白抗体和抗a‑SMA蛋白抗体。本发明所采用的3个分子结合病理组织学特征联合预测患者的预后比单个指标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果,同时也明显区分食管鳞癌辅助治疗敏感性患者,并且本发明所基于的免疫组织化学超敏型二步法是一种成熟可靠、可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的方法。跟国际TNM分期相比预测效果更加高,更加简单、易行,更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多个蛋白抗体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型二步法,去检测食管鳞癌患者标本的表达情况,进而预测患者预后和辅助治疗敏感性。
背景技术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简称食管鳞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国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四位。全世界每年40余万的新发食管鳞癌病例中,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我国也是世界上公认的食管鳞癌第一高发国。上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恶性肿瘤普查,确立河北磁县、河南林县、山西阳泉、四川盐亭、广东潮汕和江苏淮安等地区为中国食管鳞癌六大高发区。
准确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及辅助治疗的敏感性对于临床进一步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除了国际TNM分期外还没有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然而,TNM分期预测患者的预后比较繁琐,需要准确地评价肿瘤的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的个数、肿瘤有无远处转移等,况且国际TNM分期的制定缺少大量国人食管鳞癌的病例资料,因此在评价我国患者的预后时适用性比较差;在预测放化疗敏感性方面更是缺少可用的分子标记物。
a-SMA标记的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是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微环境的主要间质成分,在肿瘤的进程和治疗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由于其组织来源不同可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而发挥各种不一样的功能。
CD163标记的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类炎症细胞,它在肿瘤中发挥着多种关键作用,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甚至影响着肿瘤的治疗。有文章报道,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分泌IL-6上调单核细胞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从而使单核细胞分化为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
CD117标记的肥大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是比较有争议的一类细胞,往往在肿瘤中发挥不一样甚至相反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管鳞状细胞癌微环境细胞标志物分子模型及其应用。
一种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试剂盒,包括抗CD117蛋白抗体、抗CD163蛋白抗体和抗a-SMA蛋白抗体。
本发明发现在食管鳞癌侵袭前沿存在一亚群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不直接影响肿瘤细胞EMT,而与微环境的重塑和炎症细胞的激活、浸润相关。食管鳞癌中CD163+巨噬细胞数量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且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紧密相关。食管鳞癌侵袭前沿成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数量呈正相关。食管鳞癌固有层的肥大细胞与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而侵袭前沿的肥大细胞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紧密相关。而侵袭前沿成纤维细胞与肥大细胞数量呈负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未经汕头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3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