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4288.8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缪祎杰;陈德国;缪晓渝;熊焕国;周露;李国瑞;罗川萍;张震远;张文彬;唐玉平;沈龙乐;吴建滨;赖文华;何继平;王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5/04 | 分类号: | E01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坦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检测仪,用于检测轨道的相应数据,其包括架设于轨道上的主梁和沿轨道滑行的行走轮组件,还包括:副梁,平行于轨道并与主梁的一端底部相连;至少一个行走轮调节组件,设置于主梁远离副梁的一端底部;测距组件,设置于主梁下方且靠近行走轮调节组件处,且测距组件的信号发射点朝向行走轮调节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副梁上,用于驱动行走轮组件移动;行走轮组件包括:左行轮组和右行轮组,右行轮组分设于副梁的两端,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右轨滑行;左行轮组设置于行走轮调节组件上,沿左轨滑行;行走轮调节组件用于使左行轮组紧贴左轨滑行。通过行走轮调节组件将左行轮组贴紧轨道,以提高轨距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铁路建设阶段,铁路轨道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轨道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列车安全、舒适的运行。在铁路长期运营的过程中,轨道会因为长期的使用磨损、路基沉降、扣件松动等原因而发生变化,致使轨道局部位置的绝对和相对状态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会严重影响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必须对这些改进进行检测、调整,轨距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对象。
轨距是指同一横截面左、右轨120工作面下16mm处轨距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测量轨距方法主要有接触式测量,其中接触式轨距测量方法是利用线位移传感器实现对轨距的测量,检测过程中通过机械结构保证传感器与待测轨道轨距点时刻接触,这种测量方法虽然低速下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但是测量效率低。另外,由于测量过程中传感器需要与轨道接触,当需要提高检测速度时,容易造成传感器的磨损,导致测量精度下降。还有可能对钢轨造成损害,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轨距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低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检测仪,不仅能够提高轨距测量精度,而且能够提高测量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检测仪,包括:包括架设于轨道上的主梁和沿所述轨道滑行的行走轮组件,还包括:
副梁,平行于所述轨道并与所述主梁的一端底部相连;
至少一个行走轮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梁远离所述副梁的一端底部;
测距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方且靠近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处,且所述测距组件的信号发射点朝向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副梁上,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组件移动;
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左行轮组和右行轮组;
所述右行轮组分设于所述副梁的两端,所述右行轮组包括右上轮和右侧轮,所述右上轮设置于所述副梁的外侧,沿所述右轨的轨头上端面移动;所述右侧轮设置于所述副梁的下方,沿所述右轨的轨头内侧面移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右上轮相连;
所述左行轮组包括左上轮和左侧轮,所述左上轮设置于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沿左轨的轨头上端面移动;所述左侧轮设置于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沿所述左轨的轨头内侧面移动;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用于使所述左侧轮紧贴所述左轨的轨头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包括滑轨座、安装座、导向杆和传动调节单元;所述左侧轮设置于所述滑轨座的底部,所述左上轮设置于所述滑轨座的外侧;所述导向杆沿垂直于所述左轨方向分设于所述滑轨座的两侧,所述滑轨座可沿所述导向杆左右滑动;所述安装座分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两端,用于将所述行走轮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梁底部,所述传动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滑轨座上,以驱动所述滑轨座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调节单元包括传动齿条、与传动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条设置于所述滑轨座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传动部,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转动,从而驱动所述滑轨座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4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