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4786.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鲁庆;颜成文;李昊;吕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智同重交沥青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E01C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张志德;罗华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沥青混合料 路面结构 施工工艺 旧路面 钢渣 混合层 上面层 下面层 再生料 中面层 面层 路面使用寿命 基层上表面 承载能力 钢渣沥青 环境效益 降低生产 节能环保 有效回收 平整度 旧路 病害 路况 能耗 施工 基层 | ||
1.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旧料再生步骤和新路面生产步骤,所述的旧料再生步骤包括:
a、对原沥青路面进行铣刨作业挖出得到旧面料;
b、将步骤a得到旧面料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粒径在5~10mm的旧骨料一和粒径在10~15mm的旧骨料二;
c、分别将旧骨料一和旧骨料二进行预热,然后分别向旧骨料一和旧骨料二中添加再生剂得到粒径在5~10mm再生料一和粒径在10~15mm的再生料二;
所述的新路面生产步骤包括:
S1、取粒径在2~5mm的钢渣一、粒径在5~10mm的钢渣二和粒径在10~15mm的钢渣三分别进行预热;
S2、按照预设的重量份将钢渣一、填料和橡胶沥青搅拌混合得到上面层混合料,按照预设的重量份将钢渣二、再生料一、填料和橡胶沥青搅拌混合得到中面层混合料,按照预设的重量份将钢渣三、再生料二、填料和橡胶沥青搅拌混合得到下面层混合料;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下面层混合料均匀并连续不断的摊铺在道路的基层上然后进行碾压得到下面层,再将步骤S2得到的中面层混合料均匀并连续不断的摊铺在下面层上然后进行碾压得到中面层,最后将步骤S2得到的上面层混合料均匀并连续不断的摊铺在中面层上然后进行碾压得到上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旧料再生步骤的步骤c中分别将旧骨料一和旧骨料二在滚筒中进行翻滚预热,使得旧骨料一和旧骨料二的温度达到12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旧料再生步骤的步骤c中,向旧骨料一中添加旧骨料一重量4%~8%的再生剂,向旧骨料二中添加旧骨料二重量4%~8%的再生剂,并且在添加过程中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得到的再生料一和再生料二的温度达到12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路面生产步骤的步骤S1中,分别将粒径在2~5mm的钢渣一、粒径在5~10mm的钢渣二和粒径在10~15mm的钢渣三预热到14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路面生产步骤的步骤S2中,在加工中面层混合料时,先将再生料一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并进行搅拌10~20秒后,再加入钢渣二、填料和橡胶沥青继续搅拌90~120秒;在加工下面层混合料时,先将再生料二加入到搅拌设备中并进行搅拌10~20秒后,再加入钢渣三、填料和橡胶沥青继续搅拌90~12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路面生产步骤的步骤S3中在分别摊铺下面层混合料、中面层混合料和上面层混合料前,维持下面层混合料、中面层混合料和上面层混合料的温度在130~140℃。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施工工艺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设置在基层()上表面的面层(),所述的面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所述的下面层()为粒径在10~15mm的钢渣三与从原路面得到的粒径在10~15mm的再生料二混合的再生沥青钢渣混合层,所述的中面层()为粒径在5~10mm的钢渣二与从原路面得到的粒径在5~10mm的再生料一混合的再生沥青钢渣混合层,所述的上面层()为粒径在2~5mm的钢渣一的钢渣沥青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岩石矿粉、钢渣微粉和水泥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智同重交沥青砼有限公司,未经泸州智同重交沥青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47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