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气密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29848.9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B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 气密性检测装置 轮辋焊缝 气缸 升降机构 气密 下模 模具 气密性检测 防错机构 密封空腔 轮辋 影像 气密性检测设备 摆放位置 模具连接 同步运动 下模固定 一端连接 正对设置 焊缝 活动端 下模合 检测 | ||
1.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密性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轮辋焊缝摆放位置的影像防错机构,所述影像防错机构设置在气密性检测装置上,所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和气密模具,气密模具设置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机架(1)上,气密模具包括升降机构、包括上模(2)和下模(3),下模(3)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升降机构位于上模(2)的上方且与上模(2)连接,检测机构通过管路与气密模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与下模(3)正对设置,轮辋挂放在下模(3)上,上模(2)与下模(3)合模形成密封空腔,轮辋上焊缝的位置恰好位于密封空腔中,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4),上模(2)与气缸(4)的活动端连接,气缸(4)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上模(2)与气缸(4)同步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包括上模座(21)和上模芯(22),上模芯(22)的横截面为T字型结构,上模座(21)的一侧设有与T字型结构适配的凹槽Ⅰ(23),上模芯(22)卡接在上模座(21)上的凹槽Ⅰ(23)中,上模座(21)的另一侧与气缸(4)连接;所述下模(3)包括下模座(31)和下模芯(32),下模座(31)上设有凹槽Ⅱ(33),下模芯(32)通过与凹槽Ⅱ(33)配合连接在下模座(3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22)和下模芯(32)与轮辋接触一侧的外表面均与接触处轮辋的形状一致,上模芯(22)与轮辋接触在轮辋焊缝的上部形成上腔体,下模芯(32)与轮辋接触在轮辋焊缝的下部形成下腔体,上模芯(22)靠近轮辋一侧的中部设有与外部检测气源连通的气道,下模芯(32)靠近轮辋一侧的中部设有与检测机构连通的气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光线束投射在下模芯(32)的中间位置,红光线束沿下模芯(32)的长度方向。
6.如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防错机构包括支架(5)、照明电源(6)、用于拍摄轮辋焊缝与下模芯(32)相对位置的摄像头(7)和控制器(8),支架(5)的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照明电源(6)和摄像头(7)连接在支架(5)的另一端,照明电源(6)和摄像头(7)均对准轮辋焊缝与下模芯(3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7)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显示器连接,影像防错机构包括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器(8)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为PLC控制器,所述气密模具上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机构工作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控制器(8)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包括支架Ⅰ(51)和支架Ⅱ(52),支架Ⅰ(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支架Ⅰ(51)的另一端与支架Ⅱ(52)之间铰接,照明电源(6)和摄像头(7)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支架Ⅱ(51)上,支架Ⅱ可相对于支架Ⅰ转动。
10.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轮辋焊缝气密性检测设备,所述气密性检测方法为:
步骤1.根据所要检测的轮辋的型号选择合适的上模芯和下模芯并安装在上模和下模上,安装影响防错机构,调整摄像头和照明电源对准下模芯(32),控制器(8)内存储有轮辋焊缝与下模芯(32)之间位置放置正确的标准图像;
步骤2.调整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色线束位于下模芯的中间位置,以红色线束为基准将轮辋放置在下模上,调整轮辋并使红色线束处于轮辋焊缝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上;
步骤3.按照步骤2将轮辋放置在下模上后,按下双控检测开关,摄像头拍摄轮辋焊缝与下模芯(32)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拍摄的照片传送给PLC控制器,与标准图像进行分析对比,若拍摄的照片与标准图像一致,说明轮辋位置摆放正确,则气密模具正常合模进行气密性检测;若拍摄的照片与标准图像相差较大,说明轮辋位置摆放不正确,则气密模具停止合模,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进行重新摆放轮辋的位置;
步骤4.对轮辋焊缝摆放合格的轮辋进行气密性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98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