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2046.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城;蔡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2G3/32;D02G3/04;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混纺针织面料 混纺纱线 涤纶纱 抗撕裂 透气型 氨纶 包覆 重量比 改性聚酯纤维 抗撕裂性能 氨纶纤维 涤纶纤维 耐磨性能 羊毛纤维 自动络筒 透气性 冰丝 并条 成条 打毛 纺丝 混纤 开松 梳毛 纺纱 制作 | ||
1.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混纺纱线的制备:将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混纺纱线原料,通过梳毛、和毛、打毛、开松、成条、并条、纺丝以及自动络筒的工序进行纺纱,制备得到混纺纱线;
S2氨纶包覆涤纶纱的制备:以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原料,通过混纤工艺,制备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
S3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将纳米抗菌微粉与聚酯切片按照重量比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改性聚酯母粒,将改性聚酯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重量比再次混合均匀后通过熔融纺丝进行环形冷却,一次拉伸卷绕后再进行高温二次拉伸卷绕,得到改性聚酯纤维待用;
S4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备:将S1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混纺纱线作为第一纱线,将S2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氨纶包覆涤纶纱作为第二纱线,将S3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纤维作为第三纱线,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采用经编针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的重量比为1:(3-5);所述S1步骤中纺纱时的相对湿度为55-60%,温度为25-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的和毛工序中和毛油的添加量为混纺纱线原料重量9-11%,抗静电剂的添加量为混纺纱线原料重量9-11%;所述S1步骤中梳毛工序中喂毛周期为50-60s,出条速度在100m/min以下,出条克重为5g/m,不匀系数控制在2%以下;所述S1步骤的并条工艺中毛条克重均匀差异系数不超过1%,总牵伸为7 .8倍,主牵伸为4 .58倍,后续牵伸为1 .7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重量比为1:(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纳米抗菌微粉与聚酯切片的重量比1:(4-6);所述改性聚酯母粒与聚酯切片的重量比为1:(8-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微粉为纳米银抗菌微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熔融共混的温度为270-2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所述第一纱线为200D混纺纱线,所述第二纱线为80D氨纶包覆涤纶纱,所述第三纱线为80D改性聚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0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针织机械的多工位提花针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织的鞋材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