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2046.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城;蔡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0 | 分类号: | D04B21/00;D02G3/32;D02G3/04;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混纺针织面料 混纺纱线 涤纶纱 抗撕裂 透气型 氨纶 包覆 重量比 改性聚酯纤维 抗撕裂性能 氨纶纤维 涤纶纤维 耐磨性能 羊毛纤维 自动络筒 透气性 冰丝 并条 成条 打毛 纺丝 混纤 开松 梳毛 纺纱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混纺纱线的制备:将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混纺纱线原料,通过梳毛、和毛、打毛、开松、成条、并条、纺丝以及自动络筒的工序进行纺纱,制备得到混纺纱线;S2氨纶包覆涤纶纱的制备:以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原料,通过混纤工艺,制备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S3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S4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混纺针织面料具有优良的透气性、抗撕裂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经编是用多根纱线同时沿布面的纵向(经向)顺序成圈,纬编用一根或多根纱线沿布面的横向(纬线)顺序成圈。纬编针织品最少可以用一根纱线就可以形成,但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采用多根纱线进行编织;而经编织物用一根纱线是无法形成的织物,一根纱线只能形成一根线圈构成的琏状物。所有的纬编织物都可以逆编织方向脱散成线,但是经编织物不可以。经编织物不能用手工编织。纬编织物有拉伸性,有卷边性,脱散性等,经编织物因为形成了回环绕结,结构稳定。
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它的品种较多,一般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织物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且易洗快干。经编网眼织物的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制成衣物的面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针织面料的透气性、抗撕裂性能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解决了针织面料透气性差以及抗撕裂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纺纱线的制备:将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混纺纱线原料,通过梳毛、和毛、打毛、开松、成条、并条、纺丝以及自动络筒的工序进行纺纱,制备得到混纺纱线;
S2氨纶包覆涤纶纱的制备:以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按照重量比混合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原料,通过混纤工艺,制备得到氨纶包覆涤纶纱;
S3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将纳米抗菌微粉与聚酯切片按照重量比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改性聚酯母粒,将改性聚酯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重量比再次混合均匀后通过熔融纺丝进行环形冷却,一次拉伸卷绕后再进行高温二次拉伸卷绕,得到改性聚酯纤维待用;
S4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的制备:将S1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混纺纱线作为第一纱线,将S2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氨纶包覆涤纶纱作为第二纱线,将S3步骤中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纤维作为第三纱线,抗撕裂透气型混纺针织面料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采用经编针织而成。
混纺纱线采用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通过梳毛、和毛、打毛、开松、成条、并条、纺丝以及自动络筒的工序进行纺纱制备得到,其中冰丝的吸湿性、透气性比普通粘胶纤维要好一些,同时还具有比较好的保型性和悬垂性,冰丝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防紫外线,色彩绚丽等特点,冰丝与细支羊毛纤维混合共同纺纱制备得到的混纺纱线具有良好的透气、光滑凉爽、亲肤以及保型性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大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针织机械的多工位提花针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织的鞋材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