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肥施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3680.9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勇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A01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使用、施肥时效率高的形肥施肥机,包括底部安装有行走轮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打洞装置,用于在地面上打洞;一投料装置,用于将形肥投入至洞内;一覆土装置,用于将投入洞内的形肥覆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形肥施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缓释肥为达到缓释或控释的效果,常采用的做法是在肥料外层包裹一层薄膜,通过该层薄膜保护内部的肥料不被释放,但,一旦该薄膜破损后,其薄膜内的肥料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其所谓的缓释实为延迟释放,其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缓释;为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形肥,该形肥(直径8-20cm,高度5-20cm)整体呈圆柱体状,在使用中,可实现达到缓释的目的,该形肥详细介绍可参见本申请人所申请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8105164646所示的专利申请。由于该形肥体积大,在施肥时需要在植株的附近打洞或挖坑,而采用人工施肥的方式则费时、费力,且施肥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并研发出一种针对该形肥进行施肥的形肥施肥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易于使用、施肥时效率高的形肥施肥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形肥施肥机,包括底部安装有行走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
一打洞装置,用于在地面上打洞;
一投料装置,用于将形肥投入至洞内;
一覆土装置,用于将投入洞内的形肥覆土。
还包括:
取像摄像头,获取待施肥植株的图像;
图像运算单元,与取像摄像头连接,对取像摄像头获取的植株图像进行运算获取植株的投影并确定打洞位置;
控制器,与图像运算单元连接,接收图像运算单元运算的打洞位置并输出;
数据输出单元,与控制器连接,将打洞位置信息发送至打洞装置、投料装置及覆土装置中。
所述打洞装置包括一长度可变的打洞臂、设置于打洞臂前端的打洞机构,所述打洞机构包括安装于打洞臂前端的螺杆直线电机,螺杆直线电机上的动力轴的下端设有螺旋形叶片。
所述投料装置包括一拾取手臂、设置于拾取手臂前端的抓手,通过所述拾取手臂可将抓手移动至形肥上,而后通过所述拾取手臂可将抓有形肥的抓手置于洞口上方。
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储料装置,若干个形肥置于所述储料装置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紧凑,实施中可对形肥进行定量施肥,相较于传统施肥方式,本设计在使用中省时、省力,且施肥效率高,可在果园、茶园等植株林内进行施肥,是形肥施肥领域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革新,可为植株定量施肥带来重要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侧视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设计俯视状态下的各部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设计侧视状态下打洞装置及投料装置中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设计中第一臂和第二臂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设计中的抓手各部件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设计中的覆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设计中的储料装置俯视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设计中储料装置侧视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勇,未经陶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3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播秧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水稻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