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15Ni8Sn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4803.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6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廷彪;倪吉旭;贾智;唐兴昌;丁万武;张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2;C22F1/08;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15ni8sn 高强 耐磨 合金 制备 方法 | ||
一种Cu15Ni8Sn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方法,该杆/丝材的化学组分是(wt%):Ni(14.5%~15.5%),Sn(7.5%~8.8%),杂质Mn(0.05%~0.3%),杂质Fe,Zn均不得大于0.5%,其余为Cu。本发明合金杆/丝制备工艺主要为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及其后续工序。制备工艺流程为:配料→熔炼→铸锭→锻造→轧制退火→酸洗、修磨→多道次拉拔→去氢退火等。该合金杆/丝可应用于化工、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海洋工程、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本发明的杆/丝合金元素含量相对较少,易于配料,成本低,且能满足重载抗磨场合下高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i含量较高的Cu基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上个世纪70年代,Schwartz等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技术,观察到了Cu-Ni-Sn系合金时效过程中的调幅分解现象,这为具有调幅分解现象的材料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Plewes在时效之前对Cu-Ni-Sn系合金施以较大的冷加工变形,从而合金塑韧性增强,获得了较高力学性能的合金。目前,在一些重载抗磨场合,精密仪器仪表及电器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铍青铜,这种材料组织不是很均匀,所制成的杆/丝材横向和纵向性能差异较大,而且热稳定性不高,高温抗应变能力低下等缺点,现需一种Cu-Ni-Sn系合金逐渐取代铍青铜,该种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以及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在高温下还能保持形态稳定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合金杆/丝的性能有了较高要求。目前使用的铍青铜是典型的时效析出强化型合金,具体工艺是在760~830℃保温1~2h,使溶质原子铍充分固溶于铜母体中,形成面心立方晶格α相过饱和固溶体。然后在320~340℃下保温2~3h,脱溶析出形成γ相,与母体共格而强化基体。而铍原子在高温下会形成氧化铍(BeO),大量的氧化铍会附着在毛坯表面,在之后的拉制、机加工和抛光等操作中,细小的颗粒粉尘会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操作工人吸入过量,还会造成中毒等。所以需发明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弹性和优良抗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取代铍青铜,Cu-Ni-Sn系合金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Cu基高强耐磨合金,可代替铍青铜用以制备一些重载抗磨场合,精密仪器仪表及电器工业中的合金杆/丝材。这种杆/丝材的合金元素含量相对较少,易于配料,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u15Ni8Sn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Cu15Ni8Sn高强耐磨合金杆/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Ni 14.5%~15.5%,Sn 7.5%~8.8%,杂质Mn0.05%~0.3%,杂质Fe,Zn均不得大于0.5%,其余为Cu;
(2)熔炼;将电解铜和纯镍加入到中频无芯感应电炉中,逐渐升温至原料开始融化时,在炉内通入氮气将空气排出,为了防止熔炼过程中吸收空气,可将木炭覆盖在熔体表面,在1320℃~1380℃熔炼,加入精炼剂、脱氧剂后搅拌,再加入晶粒细化剂和变质剂,最后进行扒渣处理;
(3)铸锭;将脱硫、脱氧和脱磷后的金属液进行精炼制成φ100mm的铸锭;
(4)锻造;将铸锭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1110℃~1200℃后进行自由锻;
(5)轧制退火;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将锻造后的合金坯进行热轧;
(6)酸洗、修磨;用硫酸清洗轧制后的棒材,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
(7)多道次拉拔;将棒材进行5~8次的拉拔;
(8)去氢退火;将拉拔后的杆/丝材在520℃~600℃的温度下保温2h~3h,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