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4969.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筑梦者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管道 逃生 滑行装置 传动带 环形凹槽 隧道 陡峭 臂力 控制传动机构 路段 持续运行 调速机构 环形凸圈 体力消耗 轴承圈 滑动 概率 壳体 受伤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其结构包括逃生管道、环形凸圈、滑行装置、环形凹槽、L型安装板,滑行装置由壳体、传动机构、轴承圈、传动带组成,隧道逃生管道利用逃生人员自身的臂力和脚力配合推动传动带滑动,并且可持续推动环形凹槽,让滑行装置可以持续运行,而传动带带动传动机构运行,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也节省了逃生人员的体力消耗,进而提高了逃生的概率,并且逃生管道遇到陡峭的路段时,可以通过调速机构控制传动机构的旋转速度,降低了逃生人员在陡峭路段受伤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隧道是一种为了运输或通行而施工的项目,理论上的隧道施工坍塌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实际上的施工时,仍会遇到很多因数,比如地质条件的突变,或者设计措施不符合实际场地的施工等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坍塌,针对隧道坍塌人员被困而研发一种隧道逃生管道,对于长距离逃生管道需要长时间爬行会造成人体疲劳,行动缓慢而影响逃生时机,并且一些较为陡峭的隧道,逃生管道在逃离时存在着一些危险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长距离水平面的隧道助推逃生管道,其结构包括逃生管道、环形凸圈、滑行装置、环形凹槽、L型安装板,所述的逃生管道前端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逃生管道前端表面上等距设有三个L型安装板,所述的逃生管道和L型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的逃生管道后端上设有环形凸圈,所述的逃生管道和环形凸圈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逃生管道底端中间位置设有滑行装置,所述的逃生管道和滑行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滑行装置由壳体、传动机构、轴承圈、传动带组成,所述的壳体内部安装有两个轴承圈,所述的传动机构设于壳体内部中间位置上,所述的传动机构和轴承圈活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表面上设有传动带,所述的传动机构和传动带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逃生管道还包括助推槽,所述的逃生管道内壁表面上设有助推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机构由空心滚筒、环形套、固定轴承、滚珠、限位圈、调速机构组成,所述的空心滚筒内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套,所述的空心滚筒和环形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环形套内侧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滚珠,所述的空心滚筒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轴承,所述的固定轴承和环形套通过滚珠滑动配合,所述的空心滚筒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圈,所述的限位圈和固定轴承固定连接,并且限位圈与空心滚筒相贴合,所述的空心滚筒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调速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调速机构由圈体、操作杆、弧形倾斜条、环形连条、顶杆、摩擦条组成,所述的圈体内壁上等距设有四个弧形倾斜条并且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的圈体和弧形倾斜条固定连接,所述的圈体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连条,所述的操作杆底端竖直插嵌在环形连条表面上,所述的环形连条内侧表面上设有顶杆,所述的环形连条和顶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顶杆顶端表面上安装有摩擦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带还包括脚板、阻力条,所述的传动带表面上设有脚板,所述的传动带和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脚板表面上设有阻力条,所述的脚板和阻力条胶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摩擦条采用橡胶材质制作,阻力效果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环形凹槽和环形凸圈之间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筑梦者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筑梦者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通风瓦斯柔性启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巷道清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