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5474.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泉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子 球墨铸铁管 智能检测 铸造 特征向量 托轮 退火 工人技术水平 工作效率 恒定光源 检测技术 拍照图像 缺陷图片 软件处理 图片比对 图片拼接 比对 相量 拍照 判定 照射 数据库 采集 室内 运送 保证 图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将退火后管子运送至一组旋转的托轮上,托轮与管子均在恒定光源照射的长方体室内;采用拍照图像检测技术拍照管子三个角度的照片;通过软件处理功能将图片拼接成整根管子;利用图片比对技术进行特征相量的提取;将图片中采集的特征向量与数据库中的缺陷图片特征向量比对;判定管子是否合格。本发明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不需要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判别;降低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球墨铸管企业对退火后的管子进行检测,全靠人工观测判断铸造缺陷,退火后的管子虽经水冷却但管子依然有300度左右的高温,热辐射严重给人工观测缺陷时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管子的气孔、裂纹、重皮等缺陷又不易判断会造成漏判或误判,漏判的管子发给用户使用给供水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的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墨铸铁管铸造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退火后管子运送至一组旋转的托轮上,托轮与管子均在恒定光源照射的长方体室内;
采用拍照图像检测技术拍照管子三个角度的照片;
三个角度的照片是指管子拍照一次然后在托轮的作用下旋转120度拍照一次;然后再旋转120度再拍照一次。
通过软件处理功能将图片拼接成整根管子;
利用图片比对技术进行特征相量的提取;
将图片中采集的特征向量与数据库中的缺陷图片特征向量比对;
判定管子是否合格。
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判断出管子的气孔、砂眼、裂纹、重皮的缺陷程度,进而自动判断管子是否合格。
数据库中的缺陷图片特征向量的建立步骤如下:
选取一定数量的单独具有/和或具有气孔、砂眼、裂纹、重皮缺陷的管子若干根;
选取的管子逐个进行拍照;
根据缺陷的类型和缺陷程度人工进行判别;
判别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单独缺陷超过极限数据判定为不合格,存储相应的照片信息;
复合缺陷超过极限数据判定为不合格;存储相应的照片信息;
形成初始缺陷数据库。
当采集的缺陷图片系统无法判定时,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判别,将缺陷图片的特征向量及其判别结果存入数据库;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更新。
拍照图像的相机采用显微镜相机,显微镜相机放大倍率为1-1000倍;最大分辨率为2592×1944。
光源采用紧凑型光源布置;采用体积小的点光源;点光源均布在长方体室内两侧斜45度的角线上。
每侧12个以上的光源。
在长方体室内顶部中线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显微镜照相机8-12台。
镜头距管子外壁最小不低于500mm。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监理用建筑外墙渗水位置寻找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状态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