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员轨迹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9421.7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韩东艳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轨迹 追踪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轨迹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智能监控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人体检测相机对应的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每条所述单相机人员轨迹表征在对应的人体检测相机的拍摄区域内某一人员的连续运动轨迹;基于目标人员的目标人体特征模型,在所述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中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用于反映所述目标人员的人体特征;将所述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进行轨迹拼接,得到所述目标人员的运动轨迹。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员轨迹追踪方法的硬件成本较高且应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用于追踪人员的运动轨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员轨迹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员轨迹追踪即获取人员的轨迹信息,人员的轨迹信息包括该人员在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通过追踪某一区域(例如商场)内活动人员的运动轨迹,可以实现对该区域内人员的管理和分析,进而提高对区域的管理程度。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实现人员轨迹追踪的方法。通常在区域内安装射频接收器,并使在该区域内活动的人员携带射频发射器,其中,射频接收器能够接收从该区域内发出的射频信号,不同的人员携带的射频发射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不同,即人员与射频信号一一对应。
例如,对某一人员进行人员轨迹追踪的过程包括:通过射频接收器实时接收该人员对应的射频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确定该人员的位置信息;基于该人员在多个时刻的位置信息,确定该追踪人员的运动轨迹。
但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人员轨迹追踪方法,对于每个人员均需配备射频发射器以确定该人员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硬件成本较高且应用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轨迹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员轨迹追踪方法的硬件成本较高且应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员轨迹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人体检测相机对应的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每条所述单相机人员轨迹表征在对应的人体检测相机的拍摄区域内某一人员的连续运动轨迹;
基于目标人员的目标人体特征模型,在所述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中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用于反映所述目标人员的人体特征;
将所述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进行轨迹拼接,得到所述目标人员的运动轨迹。
可选的,在所述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中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基于所述目标人员的人体本体特征和人体外在特征确定。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在所述多条单相机人员轨迹中确定所述目标人员的至少两条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包括:
对每条所述单相机人员轨迹执行检测过程,所述检测过程包括:
获取所述单相机人员轨迹对应的人体图像;
对所述人体图像中的人体特征进行建模,得到待定人体特征模型;
计算所述待定人体特征模型与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的相似度;
当所述待定人体特征模型与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的相似度满足指定相似度条件时,确定所述单相机人员轨迹为所述目标单相机人员轨迹。
可选的,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模型包括多个人体特征子模型,所述多个人体特征子模型所对应的人体外在特征不同,所述人体外在特征包括人体朝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9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