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1283.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钰凯;叶佳元;刘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3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李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接 第一端 驱动晶体管 存储电容 第一开关 发光单元 接收系统 显示面板 像素电路 控制端 第一控制信号 接收参考电压 接收数据 低电压 高电压 阳极端 阴极端 | ||
一种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存储电容和发光单元。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控制端耦接于第二节点。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第二端耦接于第三节点,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且用于接收数据电压,第二端直接耦接于第三节点,且用于接收参考电压。发光单元的阳极端耦接于第三节点,阴极端用于接收系统低电压。此外提出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有关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回授方式补偿临界电压的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 thin-filmtransistor)具有高载子迁移率与尺寸小的特点,适合应用于高分辨率、窄边框以及低耗电的显示面板。目前业界广泛使用准分子激光退火(excimer laser annealing)技术来形成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多晶硅薄膜。然而,由于准分子激光每一发的扫描功率并不稳定,不同区域的多晶硅薄膜会具有晶粒尺寸与数量的差异。因此,于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中,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特性便会不同。例如,不同区域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会有着不同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这种现象称为临界电压变异。
传统的像素电路通过发光前的电路操作,来检测与补偿其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变异。然而,这种补偿方式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和较多的控制信号,还需要额外的操作阶段来产生补偿电压。因此,传统的像素电路无法满足现今显示器窄边框、高分辨率以及高PPI(pixels per inch)等诸多需求。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以少量控制信号即可操作,且无须额外操作阶段的简单像素电路,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文件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存储电容和发光单元。驱动晶体管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二节点。第一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节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且用于接收数据电压,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直接耦接于第三节点,且用于接收参考电压。发光单元包含阳极端和阴极端,其中阳极端耦接于第三节点,阴极端用于接收系统低电压。
本公开文件另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含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和多个像素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用于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源极驱动电路用于提供数据电压。多个像素电路耦接于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每个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开关、存储电容和发光单元。驱动晶体管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二节点。第一开关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节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存储电容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且用于接收数据电压,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直接耦接于第三节点,且用于接收参考电压。发光单元包含阳极端和阴极端,其中阳极端耦接于第三节点,阴极端用于接收系统低电压。
上述的像素电路和显示面板具有架构简单、操作信号数量少以及操作阶段少等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让公开文件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图1的像素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图1的像素电路的运行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1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