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3896.3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邦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H04W4/02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242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穿戴装置 信标装置 监护报警 发送报警信息 监护 报警平台 探测装置 避免误判 发送通知 通知信息 预设距离 预设 报警 场景 携带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护区域的探测装置、信标装置,以及由被监护人携带的可穿戴装置;若探测装置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监护区域内被监护人的动作,向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一个发送通知信息;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一个若获取到通知信息,且与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平台。通过在被监护人位于监护区域内,且被监护人长时间没有动作时,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平台。可以避免误判报警,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可以用于被监护人可自主活动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加大了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对老人照料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工作。
目前,在家护理、医院护理、养老院护理等手段很难实现一对一的护理看护,护理人员也无法做到24小时实时看护。因此,如何实现智能化、人性化的监护系统,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有的监护报警系统无法有效判断被监护人的状态,可能在被监护人离开监护区域时会引发误报警,因此使用范围需要限制在被监护人无法自主活动的场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可以避免误判报警,例如避免在被监护人未处于监护区域时,探测装置未检测到被监护人的动作就报警;监护报警系统和方法的应用范围也较广,可以用于被监护人可自主活动的场景。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监护报警系统,包括用于设置在监护区域的探测装置、信标装置,以及用于由被监护人携带的可穿戴装置;
所述探测装置用于若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监护区域内被监护人的动作,向所述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一个发送通知信息;
所述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一个用于若获取到所述通知信息,且与所述可穿戴装置、信标装置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用于若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监护区域内被监护人的动作,向所述可穿戴装置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可穿戴装置用于若获取到所述第一信息,且与所述信标装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用于若预设时间内未检测到所述监护区域内被监护人的动作,向所述信标装置发送第二信息;
所述信标装置用于若获取到所述第二信息,且与所述可穿戴装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发送报警信息至报警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模块、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探测模块、第一通信单元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若预设时间内未从所述探测模块获取到动作信号,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可穿戴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方向朝向被监护人位于监护区域时所处的位置;和/或
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振动探测器,所述振动探测器用于装设于被监护人位于监护区域时所处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将从所述探测装置获取的动作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若获取到所述动作信号,且与所述信标装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报警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装置为手环、智能表或智能眼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邦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来邦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3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