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公交车人数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6063.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李华伟;王镔;邓明明;卢轲;蔡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鑫锐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4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公交车 人数 管理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公交车人数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数统计系统(4)、数据处理中心(2)、服务终端(3);所述人数统计系统(4)与数据处理中心(2)通信连接;所述人数统计系统(4)包括汽车座椅(41)、压力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3)、无线通信器(44);所述压力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3)均设置在汽车座椅(41)的坐垫内,当乘客坐在坐垫上时,压力传感器(42)检测到乘客的体重,温度传感器(43)检测到乘客的体温;所述压力传感器(42)、温度传感器(43)均与无线通信器(44)通信连接,以将检测到的体重信息和体温信息发送给无线通信器(44);所述无线通信器(44)与数据处理中心(2)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器(44)将其接收到的体重信息和体温信息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2),所述数据处理中心(2)统计体重信息和体温信息,所述数据处理中心(2)还设置有体温阈值和体重阈值,当其接收到的体重信息和体温信息同时超出体重阈值和体温阈值时,数据处理中心(2)判定该汽车座椅(41)有人;所述服务终端(3)与数据处理中心(2)通信连接,以获取车内的各个汽车座椅(41)是否有人;
还包括充电管理系统(1),所述充电管理系统(1)包括停车位(11)和充电桩(12),所述充电桩(12)上设置有防暴护板(121)和驱动装置(122),所述充电桩(12)内具有控制器(123);所述驱动装置(122)与防暴护板(121)联动,还与控制器(123)电连接;所述停车位(11)具有到位感应装置(111),所述到位感应装置(111)与控制器(123)电连接;所述到位感应装置(111)内设置有压力阈值,当到位感应装置(111)检测到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到位感应装置(111)输出车辆到位信号给控制器(123),控制器(123)控制驱动装置(122)驱动防暴护板(121)开启,以将充电桩(12)露出供人操作;
所述驱动装置(122)包括驱动电机(1221)、锁定电机(1222)、锁栓(1223);所述驱动电机(1221)和锁定电机(1222)均与控制器(123)电连接,分别接收控制器(123)输出的驱动信号和解锁信号,所述锁定电机(1222)与锁栓(1223)进行联动,所述防暴护板(121)包括多个首尾铰接的钢片(1211),且每个钢片(1211)均滑动连接在充电桩(12)上,所述钢片(1211)首尾铰接后形成半包围结构包围充电桩(12)的裸露的部件的一面,所述驱动电机(1221)与钢片(1211)联动,以带动钢片(1211)滑动后将充电桩(12)的部件露出;所述钢片(1211)上设置有固定片(71),所述充电桩(12)上设置有锁片(72),所述固定片(71)和锁片(7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73)和第二通孔(74),所述第一通孔(73)和第二通孔(74)位置相对应,当第一通孔(73)和第二通孔(74)的位置对齐时,锁定电机(1222)可带动锁栓(1223)插入第一通孔(73)和第二通孔(74);所述充电桩(12)具有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滑槽(81),所述钢片(121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盖板的滑槽(81)中,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底板的滑槽(81)中,所述滑槽(81)两侧槽壁靠近槽底的位置上开设有限位槽(86);所述钢片(1211)相对充电桩(12)的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2),所述连接轴(82)上设置有轴承(83),所述轴承(83)的内环同轴固定在连接轴(82)上,所述轴承(83)还位于限位槽(86)内,所述轴承(83)的外环上套有橡皮环(84),当轴承(83)转动时,橡皮环(84)与限位槽(86)的槽底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公交车人数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1)的槽底还开设有滑道(811),所述连接轴(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钢片(1211)上,另一端设置有滚珠(85),所述滚珠(85)转动连接在连接轴(82)上,所述滚珠(85)还位于滑道(811)中且与滑道(811)的底部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鑫锐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鑫锐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远程教育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物业值班智慧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