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鳍式超结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824.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扬;童鑫;钊雪会;徐浩;孙伟锋;陆生礼;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鳍式超结 功率 半导体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鳍式超结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包括:N型衬底(1),在N型衬底(1)上设有N型外延层(2),在N型外延层(2)内的两侧分别设有柱状第一P型体区(3),在N型外延层(2)内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二P型体区(4),位于同侧的柱状第一P型体区(3)和第二P型体区(4)相触及,在第二P型体区(4)表面设有第一N型重掺杂源区(6),在N型外延层(2)的顶部设有第三P型体区(5),在第三P型体区(5)表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二N型重掺杂源区(7),其特征在于,第三P型体区(5)的两侧分别设有栅极多晶硅(10),且所述栅极多晶硅(10)的下方覆盖所述第二P型体区(4),在栅极多晶硅(10)与第二P型体区(4)、N型外延层(2)及第三P型体区(5)之间设有栅氧化层(9),所述柱状第一P型体区(3)、第二P型体区(4)及部分N型外延层(2)低于第三P型体区(5)的下表面,第二P型体区(4)表面的第一N型重掺杂源区(6)止于栅氧化层(9)的外侧边界,第一N型重掺杂源区(6)与第二P型体区(4)向晶体管外侧同步外凸并呈脉冲形状。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式超结功率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首先选取N型硅材料作为衬底(1)并外延生长N型外延层;
第二步:利用掩膜板在N型外延层上选择刻蚀出深沟槽,回填P型材料形成柱状第一P型体区(3);
第三步:选择性刻蚀N型外延层形成台阶形外延层(2);
第四步:利用掩膜板对台阶形N型外延层(2)选择性注入硼,退火后形成第二P型体区(4)和第三P型体区(5);
第五步:利用掩膜板在第二P型体区表面选择性注入离子砷或磷形成凸形N型重掺杂源区(6),在第三P型体区表面选择性注入离子砷或磷形成N型重掺杂源区(7);
第六步:在柱状第一P型体区(3)、第二P型体区(4)、第三P型体区(5)上表面选择性高能量80KeV~200KeV注入硼形成P型重掺杂半导体接触区(8);
第七步:在N型外延层表面热生长形成栅氧化层,再淀积一层多晶硅;
第八步:利用掩膜板刻蚀多余的多晶硅形成栅极多晶硅(10);
第九步:淀积一层氧化层作为接触绝缘层,选择性刻蚀绝缘层,在N型外延层表面形成接触孔;
第十步:淀积制作源极金属,且源极金属与第二P型体区和第三P型体区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或肖特基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8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