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截留浓缩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677.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安立超;陶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滤膜 截留 浓缩 综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截留浓缩液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垃圾渗滤液纳滤膜截留浓缩液进行三维电催化氧化处理,控制电流密度,持续电解一段时间;
S2,电解后废水调节pH值至5.5~6.0,然后进行曝气处理,处理过程中添加亚硫酸钠用以去除废水中有效氯,持续曝气一段时间;
S3,曝气除氯后的废水调节pH值至6~7后,进行SBR生化处理;
S4,步骤S3产生的上清液直接进行深度氧化处理;
S5,步骤S4出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三维电催化氧化处理,阳极选用DSA电极板,阴极选用不锈钢电极极板,粒子电极选用负载型柱状活性炭,阴阳极板间距控制为80~120mm,施加电流密度为100~300A/m2,粒子电极填充比例70%~80%,曝气量3~5m3/(m2·h),持续电解120~18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曝气处理,添加0.05~0.10kg/m3亚硫酸钠用以去除废水中有效氯,持续曝气60~12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SBR生化处理,进水1~2h,曝气反应4~6h,静沉0.5~1.5h,排水0.5~1.5h,控制一个周期6~10h;曝气方式选用高强度表面曝气机曝气;排水方式选用伸缩式浮动排水口、多层排水管和潜污泵排水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深度氧化处理,选用湿式氧化法、O3/H2O2氧化法、Fenton氧化法和光化学氧化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二级生化处理,选用A/O工艺、A2/O工艺、吸附-生物降解法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6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