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管用可伐合金的筛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9826.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江祝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芜精密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C21D1/26;C21D1/74;C21D1/7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安徽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用 合金 筛选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磁控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控管用可伐合金的筛选工艺,所述筛选工艺包括下述步骤:对可伐合金依次进行退火处理;高低温交替处理;显微组织检查,剔除不合格品;真空气密性检查;真空除气处理。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磁控管阴极和灯丝玻璃金属封接组件的失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控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控管用可伐合金的筛选工艺。
背景技术
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真空器件,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
国内外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广泛采用高功率磁控管作为功率源,主要以2.6MW、4.8MW、5.5MW磁控管为主。该类磁控管具有高功率、低电压、大电流、高效率、宽脉冲、精密机械调谐等特点,具有相当卓越的射频性能。
其中,2.6MW高功率磁控管采用的是玻璃金属封接的阴极和灯丝组件,该组件需要承受高温和高的微波辐射,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管子的使用性能;而阴极和灯丝玻璃金属封接组件常采用的材料是可伐合金,又称4J29合金;该合金在20-450℃具有与硅硼硬玻璃相近的线膨胀系数,居里点较高,并有良好的低温组织稳定性,且合金的氧化膜致密,能很好地被玻璃浸润。但是,目前在高功率磁控管的生产过程中,阴极和灯丝玻璃金属封接组件的失效率约占总失效率的5%,影响了磁控管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控管用可伐合金的筛选工艺,在生产阴极和灯丝玻璃金属封接组件前,先对可伐合金进行筛选,能够显著降低磁控管阴极和灯丝玻璃金属封接组件的失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磁控管用可伐合金的筛选工艺,所述筛选工艺包括下述步骤:对可伐合金依次进行退火处理;高低温交替处理;显微组织检查,剔除不合格品;真空气密性检查;真空除气处理。
优选地,所述退火处理在氢气的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退火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于氢炉中,先将可伐合金加热至830-870℃,保温至少30min;接着降温至130-170℃,保温至少30min;接着升温至930-970℃,保温至少60min;接着降温至130-170℃,保温至少30min;接着升温至1030-1070℃,保温至少30min;接着降温至130-170℃,保温至少30min;接着升温至1080-1120℃,保温至少15min;接着降温至130-170℃,保温至少3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降温的速度为不大于5℃/min。
优选地,所述高低温交替处理的具体操作为:于高低温试验炉中,先将可伐合金降温至-60到-70℃,保温至少60min;接着升温至80-90℃,保温至少30min;接着降温至-70到-80℃,保温至少120min;接着升温至80-90℃,保温至少30min;接着降温至-80到-90℃,保温至少120min;接着升温至80-90℃,保温至少3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降温的速度为5-8℃/min。
优选地,所述升温的速度为5-8℃/min。
优选地,所述显微组织检查的具体操作为:将可伐合金置于300-4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优选地,所述显微组织检查中,不合格为可伐合金边缘存在总面积大于10%由奥氏体转变而来的马氏体。若是可伐合金的边缘存在总面积不大于10%由奥氏体转变而来的马氏体,可将此部分切除后进行使用。
优选地,所述真空气密性检查的具体操作为:在一批次可伐合金中抽取样品,将样品制作成薄片,进行真空气密性检查;若样品的真空漏率不大于10-11Pa.L/S,则该批次均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芜精密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芜精密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料回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蔬连续输送式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