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63693.0 | 申请日: | 2018-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3/0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董武洲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轴 机械自动变速器 轴承座 性能试验装置 电驱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 电机 传动连接 传动总成 差速 长轴 电机控制系统 模拟汽车惯量 纯电动汽车 磁粉制动器 转矩传感器 自动变速器 半轴传动 负载元件 惯量飞轮 连接长轴 同步旋转 外侧端部 变速箱 换挡 可调整 轴连接 锁止 验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机械自动变速器,机械自动变速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电机,且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另外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个轴承座之间轴连接有长轴,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传动连接长轴的两端;所述长轴靠近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可调整惯量飞轮;所述第一半轴的外侧端部通过传动总成连接有磁粉制动器,且传动总成上设置有转矩传感器。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锁止自动变速器的差速作用,实现精确验证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或变速箱在纯电动汽车换挡过程中的性能,更加真实地模拟汽车惯量元件和负载元件同步旋转的状态,消除差速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总成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凡使用了电机和蓄电池作为电驱动和能量回收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其电机驱动系统一般包括电机和变速器等,设计能够模拟实车负载和惯量的试验台架,能够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和减小成本。
现有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性能试验台架,如专利文献CN202382944U,已采用惯性轮作为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行驶中的转动惯量,但是由于目前的机械自动变速器多集成有差速器,上述文献中的试验台架在测试包括差速作用的机械自动变速箱的电驱动系统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速器的影响,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现有的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不能满足测试包括差速作用的机械自动变速箱的电驱动系统的误差精度需求。
因此,需要有一种能锁止自动变速器的差速作用的试验台架来模拟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进而保证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台架的误差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装置,设计合理,能够锁止自动变速器的差速作用,实现精确验证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或变速箱在纯电动汽车换挡过程中的性能,更加真实地模拟汽车惯量元件和负载元件同步旋转的状态,消除差速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适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机械自动变速器,机械自动变速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电机,且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另外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两个轴承座之间轴连接有长轴,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传动连接长轴的两端;所述长轴靠近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可调整惯量飞轮;所述第一半轴的外侧端部通过传动总成连接有磁粉制动器,且传动总成上设置有转矩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长轴的一端连接第一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大小相等,模数相同;第一半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二半轴的端部设置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大小相等,模数相同;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长轴远离靠近电机的一端安装有飞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第二半轴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安装在两个轴承座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锁止自动变速器的差速作用,实现精确验证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或变速箱在纯电动汽车换挡过程中的性能,更加真实地模拟汽车惯量元件和负载元件同步旋转的状态,消除差速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适于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3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分之一汽车底盘台架实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匀速行驶声品质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