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驱动精密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7111.6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驱动 精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驱动精密微泵,包括气压模块,包括气囊;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入口通向外界大气,出口通向气囊,第二单向阀的入口通向气囊,出口通向蓄液模块;蓄液模块,包括空腔和蓄液池,空腔与蓄液池之间通过第一弹性膜片间隔,空腔为封闭腔体,蓄液池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气囊连接;调流模块,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连通蓄液池,第一流道出口封闭,第二流道出口通向调流模块外,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第二弹性膜片间隔。该微泵具有启动压力低、流体输运稳定、体积小巧易集成等优势,满足微流体的稳定驱动与控制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驱动精密微泵。
背景技术
样品液的连续、稳定、精确进样是微流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且微流体输运的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微流控芯片的功能表现。目前,商业仪器(如精密注射泵、精密气泵等)仍然是微流控实验与应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微流体控制手段。利用精密传感装置与机械、电子控制,这类仪器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微流体驱动与控制。然而,考虑到昂贵的价格与笨重的体积,该类仪器并不适用于集成低成本、便携式的微流控系统。
为实现低成本、精确微流体控制,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各类微流体操控技术,主要有压缩空气驱动、电渗流驱动、毛细作用力驱动、水动力驱动、离心力驱动等。虽然上述技术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可以实现较好的微流体控制功能,然而有些技术需要依赖复杂的外部控制设备,在流体操控的便捷性方面仍然不够完善,且这些技术在流体操控的精度方面较差,不能满足某些高精度流体需求的应用场合。
除上述微流体操控技术外,微泵和微阀技术也是微流控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微流体操控手段。作为流体操控的功能器件,前者常用于微流体的驱动应用,作为流体运动的动力单元而存在;后者则主要用于微流体的控制应用,作为流体控制的执行单元而存在。由微泵和微阀的设计功能可以看出,微泵主要作为流体驱动的动力源,不能实现精确流体控制;而微阀则用于流体的运动控制,不具备流体驱动的能力。对于微泵和微阀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单独研究这两种器件的功能设计与拓展应用,而将这两种器件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同时具有流体驱动与精确控制的微泵系统则鲜有报道。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微泵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集成微泵的动力源功能与微阀的精密流体控制功能,构建低成本、微型化的微流体精确驱动与控制微泵系统,为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即时检测仪器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压驱动精密微泵。该微泵具有启动压力低、流体输运稳定、体积小巧易集成等优势,满足微流体的稳定驱动与控制需求。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压驱动精密微泵,包括气压模块,包括气囊;
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通向外界大气,出口通向所述气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通向气囊,出口通向蓄液模块;
蓄液模块,包括空腔和蓄液池,所述空腔与蓄液池之间通过第一弹性膜片间隔,所述空腔为封闭腔体,所述蓄液池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气囊连接;
调流模块,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连通所述蓄液池,所述第一流道出口封闭,所述第二流道出口通向调流模块外,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通过第二弹性膜片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由底板和曲面壁围成,所述曲面壁为弹性材料,所述底板上设有外孔、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外孔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所述第一内孔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所述第二内孔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均包括气流通道、第三弹性膜片和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壁,所述弹性膜片横跨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弹性膜片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流通道内壁,一侧贴合在所述凸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高沸点芳烃溶剂溴指数的方法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