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7497.0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彧;方正;郭修其;张永光;陈湘华;邝杰源;罗武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锦红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发动机 进气道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测得的发动机的第一进气门升程及与所述第一进气门升程分别对应的第一流量系数和第一滚流比;
获取实际的发动机进气门升程曲线,所述升程曲线包括曲轴转角和与所述曲轴转角对应的进气门升程;
将所述进气门升程曲线沿着曲轴转角增大的方向平移第一角度,且所述第一角度的角度范围为
根据平移后的发动机进气门升程曲线获取所述曲轴转角的插值点对应的第二进气门升程;
根据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所述第一进气门升程及所述第一流量系数,通过第一插值算法获取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第二流量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所述第一进气门升程及所述第一滚流比,通过第二插值算法获取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第二滚流比;
获取所述第二流量系数的平均流量系数;
获取所述第二滚流比的平均滚流比;
将所述平均流量系数与预设的平均流量系数进行第一比较,将所述平均滚流比与预设的平均滚流比进行第二比较,根据第一比较结果和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15C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流量系数的平均流量系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平均流量系数进行第一修正处理,得到所述平均流量系数的修正平均流量系数;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滚流比的平均滚流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平均滚流比进行第二修正处理,得到所述平均滚流比的修正平均滚流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平均流量系数进行第一修正处理,得到所述平均流量系数的修正平均流量系数,包括:
根据公式对所述平均流量系数进行第一修正处理,得到所述修正平均流量系数,其中,μCfm为所述修正平均流量系数,σ为第一修正系数,z为气门数目,dv为气门座圈内径,D为气缸直径,Cfm为所述平均流量系数;
所述对所述平均滚流比进行第二修正处理,得到所述平均滚流比的修正平均滚流比,包括:
根据公式μTRfm=δ·TRfm=D/S·TRfm对所述平均滚流比进行第二修正处理,得到所述修正平均滚流比,其中,μTRfm为所述修正平均滚流比,δ为第二修正系数,D为气缸直径,S为发动机冲程,TRfm为平均滚流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平移后的发动机进气门升程曲线获取所述曲轴转角的插值点对应的第二进气门升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平移后的发动机进气门升程曲线,获取所述曲轴转角每隔第二角度的插值点对应的第二进气门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为15C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发动机的进气道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插值算法获取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第二流量系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一二次函数三点式插值算法得到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所述第二流量系数;
所述通过第二插值算法获取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第二滚流比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二二次函数三点式插值算法得到与所述第二进气门升程对应的所述第二滚流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锦红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锦红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74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