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2720.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王焕青;姜涌泉;王玉伟;巢增明;汪勇峰;张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座 内支臂 外支臂 支臂 反射率测量装置 回转体 剪叉式 双圆弧 内轴 首端 外轴 同一竖直平面 反射率测量 独立回转 减小装置 角度控制 目标支架 天线机构 正前方 螺钉 非接触 入射角 两轴 同轴 支撑 | ||
1.一种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内支臂(1)、弧形外支臂(2)、回转座(3)、天线机构(4)、目标支架(5)和基座(11);
所述回转座(3)支撑在基座(11)上,并且与基座(11)采用螺钉非接触连接;所述回转座(3)为同轴两轴独立回转座,弧形内支臂(1)首端与回转座(3)的回转座内轴连接,回转座内轴连接内侧回转体,弧形外支臂(2)首端与回转座(3)的回转座外轴连接,回转座外轴连接外侧回转体;
所述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弧度方向朝向回转座(3)内侧,并且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由首端至末端为截面逐渐变小的等刚度变截面设计;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末端分别对应连接天线机构(4);目标支架(5)设置在基座(11)内侧正前方,并与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末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均为四分之一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半径相同,半径为2.5至3.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天顶位置时为0°,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转动范围均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内支臂(1)和弧形外支臂(2)的回转半径均为2.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座(3)回转中心与基座(11)基准面之间的高度差可通过所述螺钉调节,回转座(3)回转中心与基座(11)基准面之间最大距离为8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座(3)包括内支臂连接机构和外支臂连接机构,内支臂连接机构和外支臂连接机构的结构相同,外支臂连接机构包括蜗轮(6)、轴承(7)、码盘(8)、外侧回转体(9)和驱动装置(10),
所述驱动装置(10)包括蜗杆、减速器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依次通过减速器和蜗杆带动蜗轮(6)旋转,蜗轮(6)通过码盘(8)带动支撑在轴承(7)上的外侧回转体(9)旋转,外侧回转体(9)带动回转座外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4)包括过渡支臂(12)、二维滑轨(13)、L形直角弯板(14)、极化回转体(15)和天线(16),
过渡支臂(12)连接在弧形内支臂(1)或弧形外支臂(2)的末端,过渡支臂(12)通过二维滑轨(13)连接L形直角弯板(14)的竖直段外表面,L形直角弯板(14)可沿二维滑轨(13)做水平及竖直方向的移动;L形直角弯板(14)的水平段下表面通过极化回转体(15)连接天线(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直角弯板(14)水平移动范围为距离初始位置±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圆弧支臂剪叉式反射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16)的转角范围为初始方位的±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2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