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2741.2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来学;刘学生;朱晓东;白兴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A23L2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73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素 抽提 骨渣 腐败现象 高温高压 双效浓缩 特征风味 物理途径 粗分离 细分离 鲜猪骨 骨香 骨油 破骨 发酵 破碎 食盐 调配 浓缩 | ||
本发明属于骨素加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本发明利用强力破骨机将鲜猪骨进行破碎后进行高温高压抽提,再经过粗分离、细分离工艺将骨素、骨油及骨渣进行分离,分离后的骨素通过双效浓缩进行浓缩,最后加入食盐调配出具有明显骨香风味的骨素。本工艺通过物理途径将原本特征风味较弱的骨素变得特征味明显,增加了产品出品率,避免了抽提完骨渣在存放过程中出现的发酵、腐败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素加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肉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其猪肉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随着肉类消费量的上升,屠宰产生的骨头也大量出现,由于骨头不易加工,其销路不佳,通过本项目对原料骨精细加工的工艺研究,可以提高肉类加工工业的附加值,同时开发的系类产品可以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推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原料骨加工重要的产物是骨素,目前的骨素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骨→破碎→抽提→分离→双效浓缩→调配,破碎粒度大,一般一块骨头破碎2段左右,具体见CN201310668846.8d的描述。为此方法能够将原料骨中大部分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的胶原蛋白提取出来。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对人体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此方法的抽提效率有待提高,由于现有加工方法需要二次破碎,加工时间长,在抽提之后产生的骨渣不久便会发酵、腐败,产生恶臭味,严重制约车间生产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骨素特征风味不明显、抽提效率有待提高以及提取副产物易腐败变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通过物理方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产品品质,提升了产品效益,解决了产品副产物腐败变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利用强力破骨机将鲜猪骨进行研磨式破碎后进行高温高压抽提,再经过粗分离、细分离将骨素、骨油及骨渣进行分离,分离后的骨素通过双效浓缩进行浓缩,最后加入食盐调配出具有明显骨香风味的骨素。
一种明显增强骨素肉感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强力破骨机研磨式破碎:将鲜猪骨经强力破骨机进行破碎,破碎标准为3-5mm,得到研磨后的物料;
(2)抽提:将步骤(1)得到的研磨后的物料和水按1:1-1:3的比例投入到抽提罐中进行抽提,抽提温度120-145℃,抽提压力为0.2-0.45MPa,抽提时间为2-5h;
(3)粗分离:将抽提后的料液经过卧螺离心机进行粗分离,将固渣与液体料液分离出来,进料流量7-10m3/h,进料温度95-100℃;
(4)细分离:将粗分离后的料液经过碟片离心机进行细分离,将骨液与骨油分离出来,进料流量5-10m3/h,进料温度95-100℃;
(5)双效浓缩:通过调节进料量和蒸汽压力控制各效体参数如下进料流量2-8 m3/h,一效温度80~100℃,二效温度70~95℃,二效真空度≥0.01MPa,一效真空度≥0.002MPa,将骨液浓缩至规定浓度55-65Bx (Bx即白利度, Brixdegree)后输入调配罐;
(6)调配:按工艺要求加入食盐进行调配,杀菌参数80-100℃, 20-60min,得到骨素。
本发明的特点还有:
作为优选,步骤(2)中,为将步骤(1)得到的研磨后的物料和水按1:3的比例投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步骤(2)抽提:抽提温度138-140℃,抽提压力为0.35-0.4 MPa,抽提时间为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2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