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蘑菇渣和剩余污泥共发酵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3032.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房玮;曲波;王中玮;刘娅;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P7/54 | 分类号: | C12P7/54;C12P7/52;C12P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渣 剩余污泥 共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发酵底物 厌氧发酵 样品制备 产率 平菇 有机固体废弃物 产酸微生物 预处理活化 资源化处理 资源化技术 发酵过程 工艺操作 接种污泥 经济成本 纤维素 木质素 碳氮比 底物 碱度 水解 制备 生产 引入 应用 | ||
1.一种蘑菇渣和剩余污泥共发酵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菇蘑菇渣样品制备:在60℃烘箱内烘干48h至恒重后切至0.5-1cm长,得到蘑菇渣样本;
(2)剩余污泥样品制备:剩余污泥在室温下静置24-36h,弃去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
(3)接种污泥预处理:厌氧发酵前24-36h,将保存于4℃冰箱的接种污泥至于室温,活化;
(4)共发酵:将步骤(1)中蘑菇渣样品和步骤(2)中剩余污泥样品按照总固体浓度(TS)1:1-2比例混合后,加入厌氧发酵罐中,接种污泥与发酵底物按挥发性有机物(VS)质量比2:1投加,调节发酵初始TS为5%-8%,充氮气3-5min,发酵温度为35-37℃,搅拌速度为150-160r/min,搅拌3min后间歇60s,实验前向各反应瓶中投加19mmol/L的2-溴乙基磺酸钠,确保发酵过程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厌氧发酵过程持续15-18d;
(5)发酵酸化液提取:采用离心机将步骤(4)中蘑菇渣发酵后的混合液离心分离,离心速度为12000r/min,离心20-30min后的上清液即VFA发酵液。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平菇蘑菇渣中采用的Pleurotus ostreatus(ATCC 56270),将剩余污泥与平菇蘑菇渣按TS比1:1混合,发酵系统总固体浓度5%时,无需pH控制,37℃下中温发酵18d,发酵液中VFA产率达到约596mgCOD/gVSadded,较单独剩余污泥和蘑菇渣发酵的VFA产率,分别提升15.6%和36.8%。
3.根据权利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发酵发酵液中VFA主要由乙酸和丙酸组成,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60%-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0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