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气象数据融合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1691.4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靳双龙;冯双磊;刘晓琳;王伟胜;施贵荣;刘纯;宁文元;王勃;孙荣富;宋宗朋;胡菊;马振强;王姝;王靖然;王若阳;徐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象数据 分块 融合 数值天气预报 多源异构 观测数据 气象要素 多源 同化 异构 异源 渠道 气象 | ||
1.一种电力气象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至少两种气象数据产生渠道收集电力气象数据;
将收集到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分别按照空间、时间和气象要素进行分块;
将分块后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收集到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按照空间、时间和气象要素进行分块包括:
将收集到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分别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空间范围和气象要素进行拆分;
采用管理网和数据网双网络结构分布式存储拆分后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分离管理信息流和有效数据流;
将分块存储后的每块所述电力气象数据打上时间标识、空间标识和要素标识;
分别基于所述电力气象数据的空间标识、时间和空间标识以及要素标识,建立空间索引、时-空索引和气象特征值索引;
所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风速、风向和降水,所述管理信息流包括对所述电力气象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分析,所述有效数据流包括电力气象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收集到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按照空间和时间进行分块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提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
针对结构化的电力气象数据,根据所述至少两种气象数据产生渠道采集电力气象数据,分别相互校验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在空间位置分布上的不确定性变化、在时间段上的游移性、气象要素划分的多样性和对所述气象数据解释的差异,以及检查所有电力气象数据在观测周期内的完整性是否超过完整性阈值,检查所有电力气象数据的数值是否在预设的合理范围内;
所述结构化电力气象数据包括:电网在线监测数据、新能源场站的气象数据和地面及探空站的气象数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信息提炼包括:
针对半结构及非结构化电力气象数据,采用滤波方法处理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减少图片中的噪声并增强对比度;
根据滤波处理后的图片获取气温和降水信息,并识别图片中的云信息;
根据所述云信息,进行云迹风反演,获取风速和风向;
所述半结构及非结构化电力气象数据包括:光伏电站的全天空成像仪云图、雷达回波拼图和卫星云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分块后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融合,包括:
基于建立的索引查找分块的电力气象数据,依据贝叶斯法则,对索引相同的不同来源的电力气象数据进行互相校验,剔除错误数据;
对校验后的索引相同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插值分析、缓冲区分析以及叠置分析,将多个气象数据产生渠道采集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融合为一个电力气象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至少两种气象数据产生渠道收集电力气象数据,包括:
收集电网在线微气象监测数据、风电场及光伏电站的气象数据,并收集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
8.一种电力气象数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模块、分块模块和融合模块;
所述收集模块,用于从至少两种气象数据产生渠道收集电力气象数据;
所述分块模块,用于将收集到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分别按照空间、时间和气象要素进行分块;
所述融合模块,用于将分块后的所述电力气象数据进行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16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