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2399.4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4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喜;赵年峰;李华;桑勇;苑赫;陈德;张立民;黄继庆;陈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昭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9 | 代理人: | 吕玉健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撬装式可 倾倒 双旋流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倾倒翻转架和一体化组合罐;一体化组合罐包括气浮室、旋流室、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高密度核桃壳过滤室、纤维束室、碳化硅膜室、沉降室、杀菌室;一体化组合罐上设置有与气浮室相连通的反冲洗出水管、与杀菌室相连通的杀菌电极和反冲洗进口;旋流室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自旋流污水进口,自旋流污水进口还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纳米气泡进口;杀菌室的底部还设置有纳米气泡发生器取水口、罐体排污口和出水口;沉降室的底部还设置有沉降室排污口。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及拆卸方便、操作使用便捷、维护成本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减小用气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需要进行注水时,污水经处理后回注地层,此时要对含油污水中的悬浮物、油等多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其对地层产生伤害。如果处理后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可进行排放。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含油污水多采用就近处理原则。目前边零井、小区块井位较多,同时开采计划根据出油情况频繁调整,因此要求污水处理装置的效率高、能耗低、体积小、便于快速安装和运输。现有的处理设备由多个模块分级进行处里,体积大、无法快速安装和运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及拆卸方便、操作使用便捷、维护成本低、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减小用气量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倾倒翻转架和一体化组合罐;所述一体化组合罐固定安装在倾倒翻转架的内部;所述一体化组合罐包括气浮室、旋流室、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高密度核桃壳过滤室、纤维束室、碳化硅膜室、沉降室、杀菌室;所述旋流室的顶部开口,并且置于气浮室的空腔内;所述气浮室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高密度核桃壳过滤室、纤维束室、碳化硅膜室沉降室、杀菌室;所述气浮室与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连通;所述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与高密度核桃壳过滤室连通;所述高密度核桃壳过滤室与纤维束室连通;所述纤维束室与碳化硅膜室连通;所述碳化硅膜室与杀菌室连通;所述一体化组合罐上设置有与气浮室相连通的反冲洗出水管、与杀菌室相连通的杀菌电极和反冲洗进口;所述旋流室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自旋流污水进口,所述自旋流污水进口还设置有与其相通的纳米气泡进口;所述杀菌室的底部还设置有纳米气泡发生器取水口、罐体排污口和出水口;所述旋流室的底部还连通设置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底部还设置有沉降室排污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一体化组合罐的底部设置有与倾倒翻转架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撑座,所述一体化组合罐的两侧外壁上还设置有与倾倒翻转架固定连接的罐体支撑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倒翻转架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翻转吊装孔、翻转吊运承重孔;所述倾倒翻转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翻转吊装孔。
本发明上述一种撬装式可倾倒双旋流一体化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污水处理时,关闭罐体排污口、反冲洗进口和反冲洗出水管,污水通过自旋流污水进口与纳米气泡进口一次旋流充分混合后,形成水气混合旋流液柱,切向进入旋流室,在旋流室中二次形成旋流,旋流室上端开口;
2)经过二次旋流后得到的混合液中,微气泡与小粒径的分散油、悬浮颗粒发生接触和黏附,形成含气聚集物,不同比重的含气聚集物和水产生不同的离心力,含气聚合物上升,并由油出口排出,水溢流进入低密度核桃壳过滤室通过粒径为2-4mm的核桃壳颗粒进行过滤,污水中分散油含量从≤50mg/L下降至≤30mg/L、悬浮颗粒从≤50mg/L下降至≤30mg/L,微气泡无法附着上浮的较大颗粒物下降至沉降室由沉降排污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2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矿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羽绒废水回收处理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