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通道采油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4425.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驰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8 | 分类号: | E21B17/18;E21B4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采油 管柱 | ||
1.一种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设置在外管上端内部的上套管,以及设置在外管下端内部的下套管,其中,下套管的下部与油液接触,油液进入下套管下部的空腔内,上套管将采集的石油通过油泵排出;
所述采油管柱还包括设置在外管内并可沿外管上下转动的采油管,其中,采油管设置一上端开口、下端闭合的中心孔,在中心孔上设置一浮球,当中心孔内充满石油时,顶起浮球将石油排出,在中心孔内未充满石油时,浮球封闭中心孔;
所述采油管的上端部位还设置贯通的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的进油口端与外管外壁上的给油口对应,上层的石油通过给油口与对应的第一进油口对接,石油通过给油口进入第一进油口,并从第一进油口排入至采油管的中心孔内,待充满后,将石油通过油泵排出;所述采油管的下端部位设置第二进油口,在第一进油口与给油口对接时,第二进油口与外管的内侧壁对接,当采油管动至第二进油口与采油管下端的第二空腔接触时,第二进油口与下层石油连通,下层石油通过第二进油口导入中心孔内,待充满后,将石油通过油泵排出;
所述第一进油口端设置缓冲部,其中,在对接后的第一进油口的上半圈的切面曲线符合下述公式(1);
其中,l1表示第一进油口的上半圈的切面曲线的弧长,D表示第一进油口的长度,从第一进油口的进油口端至采油管内侧壁的距离,D1表示第一进油口的直径,D2表示给油口的直径,α表示曲线与第一进油口的中心线夹角,取值为15-20°;
在对接后的第一进油口的下半圈的切面曲线符合下述公式(2);
式中,l2表示第一进油口的下半圈的切面曲线的弧长,D表示第一进油口的长度,从第一进油口的进油口端至采油管内侧壁的距离,D1表示第一进油口的直径,D2表示给油口的直径,α表示曲线与第一进油口的中心线夹角,取值为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管与外管的接触处的侧壁设置若干组曲线齿,相应的,在外管的内侧壁也设置相对应的若干组曲线齿,其中一组曲线齿包括三段,
第一曲线段按照下述公式(3)确定;
其中,L1表示第一曲线段的弧长,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长距离,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短距离,β表示第一曲线段的起始段与水平线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第二曲线段L2,端点a至端点b按照下述公式(4)确定;
其中,L1表示第一曲线段的弧长,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长距离,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短距离,β表示第一曲线段的起始段与水平线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第三曲线段L3,端点b至端点c按照下述公式(5)确定;
其中,L1表示第一曲线段的弧长,L2表示第二曲线段的弧长,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长距离,r表示曲线齿距离采油管内侧壁的最短距离,β表示第一曲线段的起始段与水平线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管的上端面与外管的轴肩接触以实现定位以及限位,在该轴肩处的采油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油管的中间段设置一圈凹槽,在相应位置的外管内侧上也设置一圈凹槽,两个凹槽围成的第三空腔内设置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与采油管的凹槽上侧壁相连接,下端与外管内侧的凹槽底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驰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驰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44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圆棒表面激光熔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炒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