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帘自动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5366.5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敏 |
主分类号: | B26F1/00 | 分类号: | B26F1/00;B26D7/00;B26D7/08;D06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帘 自动 打孔 装置 | ||
1.一种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包括基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40)和导向板(50),所述基板(40)枢接在所述基架(10)的斜板(14)上,所述导向板(50)通过一对卡合机构连接在所述基板(40)上,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插件(70)和卡接体(200),所述卡接体(200)包括一对卡件(80)和固定板(90),所述固定板(90)安装在所述导向板(50)端部的内槽(511)内,一对卡件(80)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板(90)的两端,所述卡件(80)具有第一折弯体(82)和第三折弯体(86),所述第一折弯体(82)卡合在所述基板(40)端部的相应的凹槽(431)内,所述插件(70)设置在所述基板(40)端部上,所述插件(70)包括插制件(73),所述插制件(73)卡合在一对所述第三折弯体(86)之间,所述第一折弯体(82)包括内卡凸面(821)、上卡凸面(822)和外卡凸面(823),所述内卡凸面(821)卡合在所述凹槽(431)的凹坑(4313)内,所述上卡凸面(822)抵压在所述凹槽(431)的上凹面(4312)上,所述外卡凸面(823)抵压在所述凹槽(431)的侧凹面(4311)上,所述卡件(80)还具有第一竖体(81)、第二竖体(83)、第二折弯体(84)和第三竖体(85),所述第一竖体(8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板(90)的端部,所述第一竖体(81)的下部外侧抵靠在所述内槽(51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竖体(81)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体(82)的一端,所述第二竖体(8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体(8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折弯体(8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竖体(83)的下端,所述第三竖体(85)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折弯体(84)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折弯体(86)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竖体(85)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70)还包括弹簧(71)和半球(72),所述半球(72)设置在所述基板(40)端部的底槽(433)内,所述弹簧(71)位于所述底槽(433)与所述半球(72)之间,所述半球(72)的下部延伸出所述底槽(433)的下开口,所述半球(72)的下部连接有所述插制件(73),所述插制件(73)包括竖直部(731)和凸球部(732),所述凸球部(732)连接在所述竖直部(731)的下端,所述凸球部(732)包括上外凸面(7321)、下外凸面(7322)和导向头(7323),所述第三折弯体(86)抵压在所述竖直部(731)的下端侧面和所述上外凸面(73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0)的竖板部(42)中间开设有一方槽(421),所述方槽(421)的顶部设有垫块(30),所述导向板(50)的定位部(52)容纳在所述方槽(421)内,所述定位部(52)的上端面抵压在所述垫块(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0)两侧的端部均设有导向凸板(51),所述导向凸板(5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所述内槽(511),所述内槽(511)的开口向上,所述固定板(90)固定安装在所述内槽(5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0)的两侧的端部均具有基凸板(43),所述底槽(433)开设在所述基凸板(43)上,所述底槽(433)的开口向下,两个凹槽(431)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槽(433)的两侧,两个凹槽(431)的开口均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433)的开口处开设有沉槽(432),两个凹槽(431)对称设置在所述沉槽(43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432)内设有一限制所述半球(72)掉落的限位块(60),所述限位块(60)固定于所述沉槽(432)的上阶面(43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自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1)的上端顶在所述底槽(433)的顶面上,下端顶在所述半球(72)的上部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敏,未经吴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3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导电胶条切条机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防水防火板及其穿孔装置